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重回八零养女儿> 重回八零养女儿 第31节

重回八零养女儿 第31节

  刘莉莉惊讶地发现,苏安君居然吃了平时打死不吃的豆腐,之前苏安君一直觉得豆腐的味道不好闻,怎么也不肯吃,现在居然吃了?
  第70章
  最后这顿火锅还加了几个菜才够吃,几个人都吃得肚子滚圆。
  其他来吃火锅的人也都差不多是这种情形,第一次点的菜根本不够吃,都要再加菜才行。
  曾老是打算过两天就回bj的,来这里的时间也够长了,正事办完了,风土人情也看过了。
  但是,bj有这样的火锅店没有啊?
  这回bj要是吃不到了,还真是有点可惜。
  火锅店的名声算是打出去了,现在县城里吃饭请客的都选在火锅店吃,聚餐叙旧的也选在火锅店吃。
  高保国把厨师也招进来了,等给厨师签好合同,交代好厨房的事,赵小军便功成身退回工地上班去了。
  何树学了几天已经学会怎么熬锅底了,虽然相当于配方已经泄露出去了,但是赵小军留了一手。
  这几天店里用的锅底,都是基础款,就算被偷走,那他们也不怕,反正还有更好的锅底。
  赵小军在工地上一连消失了好几天,没人知道他干啥去了。朱爱华大概知道赵小军估计是在忙开店的事情,也没太在意。
  不过每天晚上回去,身上一股火锅味儿,把宿舍的人都馋得不行。
  不过新宿舍的人跟赵小军都不怎么熟,虽然是他招来的人,但是从来到工地开始,赵小军就很少待在工地。
  于是赵小军因为跟宿舍里的人不熟,巧妙地躲过了一场盘问。
  王家庆因为他妈不肯来县城帮忙的事儿觉得不好意思,想找个机会跟赵小军道歉,但是一连几天都没在工地上看见他。
  第二天早上吃饭,王家庆看见赵小军来了,立刻跑过去跟他搭话“小军哥,你终于来工地了,我前几天找你你都不在。”
  赵小军便说“前几天有点事儿,咋了,你有事儿找我啊?没事儿你说,能帮忙我一定帮。”
  王家庆更不好意思了,挠挠脑袋“就是我妈她不肯来县城的事儿,真是对不住,小军哥你这么帮我,但是我妈说她舍不得家里。”
  赵小军笑着拍拍他的肩膀“就这事儿啊,你别多想,我最开始就是想着婶儿一个人在乡里,我估计是怕在县城里没收入不敢来,所以我才想着让婶儿来帮忙,以后你们都在县城也能有个照应。但是既然婶儿不来,那就算了,哪有什么对不住的,别想多了,好好干活儿啊。”
  王家庆点点头,“对了,小军哥,今年咱们几个还一起看书吗?前两天都只有我跟安子两个人。”
  赵小军点点头“当然要的,今年咱们还得多学一些其他的东西,过两天我就把书找来,咱们一起学。走走走,排到咱们了,吃饭去。”
  赵小军经王家庆这么一说想起来一件事儿,他记得上辈子他把李东来李东喜两兄弟找去干活的第二年俩人就结婚了。
  现在时间对不上了,但是会不会也在第二年的时候结婚?他得找时间问问去,可不能让好好的两兄弟因为娶媳妇变成仇人。
  其他人虽然娶了媳妇虽然平时也磕磕碰碰的,但是过日子不都那样,也没听哪家闹得厉害,就唯独那两兄弟吵得隔壁工地都知道了。
  所以其他人的姻缘他不打算干涉,但是李东来李东喜两兄弟的歪桃花他可得给掰正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赵小军端着碗跟李东来两兄弟坐一起吃,东拉西扯地就问到两人回家有没有相亲的话题。
  两个汉子被问到这种问题也怪不好意思地,还是李东来这个平时大大咧咧的人脸皮厚一些“相了,我哥相了,我还没相,不过我妈说了,等我哥结了婚,就轮到我了。”
  “哦?这是要定下来?唉,东喜,你喜欢那姑娘吗?我跟你说这结婚可是一辈子的大事儿,你不能为了结婚而结婚,得慎重。”赵小军一边吃饭一边说。
  李东喜脸都烧起来了,跟个姑娘似的“这,我爸妈看好了应该没问题的,我妈说不嫌弃我们家穷,是个好姑娘。”
  不用赵小军说话,旁边就有看热闹的来了“是吗?那可是个好姑娘,东喜,你跟我们说说那姑娘咋样,哥几个给你参考参考。”
  话音一落,刷刷几道视线就盯着李东喜,娶媳妇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热门话题。
  今日工地热搜第一名#李东喜相亲的那些事#
  1楼:“相亲对象咋样?结婚是大事,可得慎重。”
  2楼:“说说看,哥几个给你参考参考,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呢。”
  3楼:“参考+1”
  4楼:“参考+2”
  5楼:“我知道我知道,我听我妈说了。那姑娘是我二姨介绍的,听说性子直爽,家里还有两个弟弟,两个弟弟都是她照看大的,地里家里啥活都会,可能干了。”
  众人“哦~”
  李东喜瞪一眼弟弟,端着碗狼狈地跑到另一边去了。
  赵小军表面吃瓜,心里可是觉得牙疼,还真是上辈子那个啊,确实是性子直爽,所以后来直接跟婆婆大马路上吵架,跟李东来媳妇以。
  也确实是照看大两个弟弟,家里地里一把抓,所以对弟弟感情深厚,夫家有点啥都惦记着要给弟弟家拿过去。
  啧!牙疼!脑阔疼!
  可是这在婚前哪能看出来啊?他总不能无缘无故让人家把相看得差不多的媳妇给吹了吧。
  “唉,东来,看这样子,你们家对姑娘挺满意的,那你们是不是定下了,到时候可得请我喝喜酒去。”赵小军决定先探探口风。
  李东来嘴里含着饭含糊不清地说,“那肯定得请你啊,小军哥,我们一家人都记着你的情呢。不过还没定下来,虽然相看得差不多了,但是该走的流程还是得走,估计要下个月才能定下来。”
  赵小军点点头,心里琢磨着这事儿该怎么办。
  不知道就算了,既然知道他们因为娶妻的原因,一家人都散了,两兄弟更是跟仇人差不多,那他怎么都得帮帮。
  要说突破点,那只有一个,让那家人意识到李东喜没前途,并且不好说话,从他这儿拿不出钱来。当然了,这样的条件那是换哪个姑娘家估计都不会嫁。
  可是,万一李东喜喜欢那姑娘呢?
  哎呀!想他赵小军上辈子就是一个不会读书的农民工,这辈子居然要搞这种想法子拆别人亲事的事儿,造孽啊!
  赵小军在发愁,家里肖萍也在发愁,娇娇的牙齿又长出来一些,喜欢咬东西,不管是什么都要拿到嘴里咬一咬。
  不给她咬还学会假哭了,而且现在娇娇会自己爬了,根本不让肖萍背着,肖萍要是看着她就什么都做不了。
  家里三个大人都被娇娇给咬过了,别看小孩子就几颗小米牙,咬人也疼着呢。
  赵爸特意出去打听了一下,听说花椒树比较软,而且还有香味儿可以给孩子磨牙。
  赵爸当天晚上就给娇娇带回去一个磨牙棒,怕娇娇伤到自己,赵爸把磨牙棒修得特别圆润,大小也合适,不会让娇娇不小心吞下去。
  用开水煮过才给娇娇玩,果然娇娇一拿上手就往嘴里送,磨牙棒成为了娇娇小朋友的最心水玩具。
  有了磨牙棒之后,肖萍就不怕娇娇乱咬东西了,肖萍还特意用绳子把磨牙棒穿起来挂在了娇娇脖子上。
  怕磨牙棒不干净,肖萍还每天用开水煮了才给她玩。
  肖萍也在努力教娇娇说话,拿出照片告诉她哪个是爸爸,但是很可惜,赵娇娇小朋友很有性格貌似打定主意不说话。
  不过肖萍也不生气,不说话就继续教,甚至学习的时候还对着娇娇读课文,讲知识点,看不懂书的时候也自言自语,虽然娇娇小朋友听不懂也不捧场就是了。
  但是肖萍却觉得很有意思,而且乐此不疲,说不定哪天娇娇说话的第一句,不是爸爸妈妈也不是爷爷奶奶,而是她背的课文里面的词语也不一定呢。
  肖萍高兴,却不知道,有人在暗戳戳地等待时机要整她一回。
  周蓉一直在观察肖萍的动静,虽然很奇怪没看见赵家做什么大补的东西,但是周蓉觉得肯定是怕别人发现偷偷摸摸煮的。
  肖萍这么久没出过门,肯定是怀孕了,要不然哪家公婆能容忍一个不下
  地的儿媳妇。
  这天终于有机会不去下地了,她直接出门就奔公社去了,她要去告发赵家生二胎。
  举报成功还能有奖励呢,哼!肖萍,你就等着吧,你的好日子马上就要到头了,我看你还开不开心,过得舒不舒服,哼!
  到了公社,周蓉找到大队书记,说出她的来意,大队书记眉头一皱,都说了计划生育计划生育,教育没少做,标语没少涂,一个个的想生二胎还是要生。
  不过还是得确定消息到底是不是属实,“周蓉,这个可不是能乱开玩笑的,计划生育是国家政策,她不遵守不对,但是你要是乱举报也是不对的。”
  周蓉就差拍胸脯了“哎呦,书记,你想想看嘛,自从赵小军走了之后,肖萍就没出过门,这就不正常是不是?而且中间还有个春耕,肖萍都没下地的,你看看村里面除了怀娃娃的,哪个还有这个待遇?人家有的怀了娃娃都还在地里干活嘞!书记,你说这个样子,肖萍是不是怀起了。”
  第71章
  大队书记也觉得春耕都没有下地,这件事情是不对劲,搞不好是真的偷偷怀孕了。
  大队书记让周蓉先回去,不要声张,他待会儿带着大队医生去看看。
  周蓉得到大队书记的答复后,满意地回家了。脸上是掩藏不住的兴奋,这肖萍终于要倒霉了吧,我看你能得意多久。
  大队书记姓刘,是个老书记,刘书记想着,现在赵家估计就肖萍一个人,他带个医生两个大男人和一个妇女实在是不合适,便和医生说好了中午的时候去。
  虽然可能正好遇上在吃饭,但这也没办法。
  于是这天中午,赵家正吃着饭,刘书记带着医生就上门了。对于这种情形他们已经见惯不怪了,为了生个儿子,铤而走险的多的是。
  赵爸一看来人了,立刻起身“刘书记,曾医生来啦,来来来,赶快坐,吃饭没得,坐到吃点。”转头叫肖萍“肖萍,去拿两副碗筷,再炒两个菜来。”
  刘书记赶紧摆手“不用不用,我们吃过来的。”
  肖萍已经从灶屋拿来了碗筷,赵妈把自己的碗挪到肖萍坐的那一边,抱着娇娇坐过去。
  赵爸直接上手拉人“我们刚刚开始吃,不脏,来来来,坐到夹两筷子嘛,莫嫌弃我们没吃肉就是了。”
  刘书记和曾医生愣是被拉着坐下了,俩人对视一眼,我们确实是吃过的啊。
  吃过也不要紧,肖萍给他们拿了酒杯,倒上酒,又端来一大盆花生,这才去灶屋做菜去。
  刘书记看着对面被赵妈抱着的娇娇,正直愣愣地看着他们。
  说不上是白白胖胖,但是小脸儿白净,穿得干干净净的,脑袋上扎着两个小揪揪,再配上两个圆溜溜的大眼睛,看得人心都要化了。
  刘书记忍不住夸了两句“老哥,你们家这女娃娃长得乖啊,白白净净的,以后一看就是有福气的。”
  赵爸笑呵呵地“哪有你说的那么好,来来来,喝酒。”
  喝下两三杯酒,刘书记才问“我听说你们家的儿媳妇肖萍最近都待在家里没出门,春耕都没下地,肖萍以前不是挺勤快一姑娘吗?你们这是儿子不在,惯儿媳妇呢!可不能这么干,你们让老大怎么想?”
  赵妈接着喂娇娇吃饭,笑道“老大该怎么想怎么想,我们是分了家的,当初该给他的一分不少,而且我们也不要求他一年到头给我们钱,他还想咋?把我们老两口的血吸干?”
  刘书记忘了,当初分家的时候闹得厉害,龚勇义吵吵着说二老偏心,气得两口子愣是把他分了出去,也不要求他每年给多少孝敬。
  刘书记咳了咳“咳,那倒也是,这去年老大真啥也没给?”
  赵妈冷笑一声“那哪能啊?过年的时候在怎么着不也得提点儿肉上门。”
  刘书记懂了,意思是除了肉,啥也没有。这龚勇义干的什么事儿?真是娶了媳妇忘了娘。
  刘书记接着说“那你们也不能啥活都自己干,让儿媳妇天天待家里啊,除了怀孕七八个月的,哪个不下地的?这村里都笑话你们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