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重回八零养女儿> 重回八零养女儿 第100节

重回八零养女儿 第100节

  龚勇义两口子赶紧带着娃落荒而逃,趁现在还早,赶紧去镇上看看去。
  赵小军有点头疼,这个店他们俩开起来,应该不能有事吧?
  第二天一大早,刘书记就收拾得跟要结婚似的来了赵家,来的时候赵家正吃早饭呢,就是简单的红苕稀饭加家里自己泡的酸菜,外加一人一个鸡蛋,但是几人还是吃得香喷喷。
  刘书记一进来就开始喊了起来,“老赵哥,嫂子,小军,快快快,今天县上的领导要来你们家嘞,我们搞快收拾收拾。”
  赵爸手里的鸡蛋差点掉地上,还是赵妈眼疾手快接住了,没好气把鸡蛋塞他手里,“有没得点出息!”
  刘书记激动得满面红光,“我昨晚上就接到电话了,说是今天县上的领导和镇长要来,太晚了我就没跟你们说,我怕你们搞不赢,今天一大早就搞紧来通知你们,你们快吃,吃完了快去换衣服,一定要拿出我们最好的精气神。”
  赵家三人赶紧把稀饭呼噜噜一通喝下去,差点被红苕噎着,赵小军赶紧收着碗筷去洗碗,赵爸赵妈赶紧回房间去换衣服去。
  赵小军实在是穿的衣服都大差不差,没啥好换的,所以主动洗碗收拾屋子去,其实屋子没什么好收拾的,毕竟赵妈是个勤快人,平时都把家里收拾得很利索。
  赵爸赵妈换好衣服出来,赵小军已经和刘书记聊上了,知道了这次来家里的是县里主管经济的副县长,虽然这条路修的不长,但是这是整个县第一次有人捐钱修路,他们想要通过树立一个正面典型,来号召有能力的人反哺家乡建设家乡。
  估摸时间差不多了,刘书记骑着自行车去村口了迎县里的领导了。
  赵家三口人就在门口等着,也没让他们等太久,很快就看刘书记骑着自行车,后面跟着两辆小轿车往赵家过来了,后面还跟着一溜的村民。
  村里人都认
  识刘书记啊,让刘书记带着过来,还是坐着小轿车的,大家都好奇这是哪个领导,去找谁的?
  所以车开了一路,后面就跟了一大片的人,等车停好,刘书记赶紧去拉开第一辆车的车门,从后座上下来一个四五十岁左右的精瘦干部,戴了一副黑框眼镜,留着大平头,穿着八成新的中山装,胸前的口袋里别着一支钢笔,面上的表情看起来很是和煦。
  接着下来一位头发灰白的领导,有些地中海,穿着半新的中山装,面容有些严肃,但看起来是高兴的,也是红光满面。
  刘书记引着人过来,开口介绍道,“张县长,龚镇长这位就是这次捐钱修路的小伙子,赵小军同志,旁边两位是他的父母,赵德来同志,周锡珍同志。”又对张家人介绍“这位是县里的张县长,镇上的龚镇长今天特意来你们家感谢你们的捐赠。”
  赵小军主动伸出手,“两位领导好,两位大驾光临,我们村儿真是蓬荜生辉啊。”
  张县长被他逗笑,“看来赵小军同志,不光会赚钱,平日里书也读得不错啊,哈哈哈哈。今天我是代表我们县里来感谢你这个小同志,你是我们整个县的榜样啊。”随后又跟赵德来和周锡珍分别握手,“感谢二位同志能把娃儿教的这么好,愿意给家乡捐款做贡献。”赵爸赵妈满脸谦虚,“都是娃儿自己争气,我们做父母的其实也没做啥子。”
  龚镇长跟着张县长跟她们一一握手,说了几句关心勉励的话。
  后面跟过来的记者咔咔拍照,外围的村民们都嗡嗡地讨论着,“我听到个啥子捐款,赵家这个小儿子又干啥子了?”
  “不晓得啊,没听到这个老赵家说啊,你们说要捐好多钱,才能让县长过来哦?”
  “那怕不得要捐十万?”
  “十万!我们种地一年累死累活才好多钱,十万块我们种一辈子地能存到十万块钱不哦,他们哪来的钱捐?”
  “哎呀,都跟你说谁小军娃儿赚得,你想嘛,他前脚回来,后脚县长就来了,不是他是哪个嘛!”
  “这个背时娃儿,那么多钱说捐就捐,给我们一个发两百的红包多好的。”
  旁边的人默默翻白眼,“给你发红包能让县长来?”
  那边记者已经采访上了,主要问赵爸赵妈是如何培养出这样优秀的人才来的,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教子方法,问赵小军是怎么想到要给家乡修路的,对家乡的道路状况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他认为给家乡修路对家乡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是否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企业家参与到家乡建设中?
  赵小军对答如流,“我从小在这里长大,从小到大,我们村里的路就没变过,晴天灰尘大,雨天到处是泥浆浆,有时候一脚踩下去,踩在泥潭里脚根本拔不出来,娃娃们上学,大家出行也都非常困难,我现在有能力,就想为家乡做点实事,修路是直接、最能改善大家生活的方式。”
  “我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农民的儿子,我就是单纯地希望父老乡亲们以后走路方便,想好久出门就好久出门,而且所谓是想要富,先修路,希望这个路修起来了,能让大家在卖家里的粮食和蔬菜水果更方便。同时,修路也能产生一些就业机会,可以让乡亲们增加一部分收入。”
  “家乡的发展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我们每个人付出一点点,就能为家乡带来巨大的改变。我仅仅代表我自己,以后我还会一直关注家乡的发展,更加努力地建设我们的美丽乡村。说到家乡的建设,还有一件事我认为非常重要,那就是娃娃的教育,除了捐赠一百万给村里修路之外,我额外捐赠二十万给我们的村小学,捐赠三十万给我们镇上的中学,希望可以修缮好学校,让学校更加坚固,丰富课堂资源,希望娃娃们都能得到好的教育,以后也能靠自己走出乡村并且有能力回来建设我们的家乡。”
  听到这话的几位领导双眼锃亮,今天真是来对了啊,这个阵仗也是搞对了,一下子又多出来五十万用来建设学校,刘书记都想哭了,他们村小是真的破啊,操场都还是泥的,小学校长想要一个水泥操场都想疯了。
  记者采访结束后又采访了张县长,张县长表示,会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让这笔钱的每一分都会用到刀刃上,不会让建设家乡的企业家寒心,欢迎全县人民的监督。又仔细跟周围的村民说了这次修路的政策,对于绕不过去,必须要占用的农地,政府会进行补贴,钱和地都可以选,到时候会有工作人员来登记,让大家放宽心,虽然修路不可避免要占地,但是绝不会让大家吃亏,村民们连连点头,这天大的好事儿,哪有不同意的。
  赵小军当着所有人的面把存有一百万的银行卡交给了张县长,密码写给了他,承诺他会在三天内把剩下的五十万打进卡里。记者们端着照相机疯狂拍照,这可是一百万的交接呢!
  眼看采访要结束了,张县长的秘书拿过来一面锦旗,锦旗上写“一砖一石铺就康庄大道,一心一意造福家乡父老,赵小军同志功德永存!”
  在记者的闪光灯下,赵家人和张县长、龚镇长一起拿着锦旗拍了张照片,仔细看赵小军还是很平静的面带微笑,毕竟是见过市长的人了,这个场面,小case啦,赵爸和赵妈就稍微有点僵硬了,毕竟平生第一次被采访,第一次被人送锦旗,(虽然锦旗是送给儿子的,但是荣誉是整个赵家的嘛。)
  恍恍惚惚把两辆小轿车送走,围观的村民们呼啦一下子全围上来了,“小军哪,我刚刚是不是听说你要捐一百五十万?”
  “你们老两口真的是,有这么多钱干点啥子不好,居然就这么白白地捐出去了,这么多钱几辈子也花不完嘛!”
  “就是啊,一百五十万那是好多钱哦我的天,全换成钱能砸死我吧!”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你个砍脑壳的赵小军!你居然背到我们把这么多钱捐出去!你个短命娃娃,背时鬼,我真是瞎了眼啊把女儿嫁给你个王八蛋,我老肖家真是一点福没享到你的,你宁愿把钱给外人都不给你婆娘屋头人用,离婚!你们给我离婚!”发出这个声音的正是迟迟赶来的肖母。
  不是她不想来,而是她这个人不得闲,一大早就下地去了,肖瑛知道这事儿马上就去地里找她了,等她们紧赶慢赶赶过来,领导都走完了,不过她也是看着领导的车不在了,才敢这么骂的。
  还不等赵小军说什么,村里人就听不下去了,“我说你个老婆子,小军现在可是我们村头一等一的能干人,也是他看你是丈母娘不好说你啥子,但是我们骂人可是不得客气,你最好是好好生生说话。”
  “就是,小军现在就是我们村的大善人,他还出钱帮娃娃修学校,是我们全村的恩人,我们绝不可能让你把他欺负了。”
  看着一群人虎视眈眈地盯着自己,肖妈这下是真的想哭了,都是些什么人呐!她这个女婿是能赚钱,可是她没花到钱啊,他龟儿子抖抖手捐出去一百多万,过年就给自己一百块啊!她不该闹吗?
  “我不管,他捐这么多钱出去,必须也要给我钱,他凭啥子不给我用钱,我是他丈母娘,女婿孝敬丈母娘不是天经地义的!不然我就喊萍儿跟你离婚!”
  赵小军内心,给钱是不可能给钱的,离婚也是不可能离婚的,随便闹!
  面上一副为难的样子,“妈,我这是把所有的钱都捐出来了,我这些年也就赚了这点钱了,我这哈回去还要从我老娘这儿拿钱走嘞,真的不是我不给你啊,但是你放心嘛,我二回是肯定要孝敬你的。”
  这话肖母一个字都不信,哪有大傻子把自己全部身家都捐了的,全部捐了他媳妇孩子都喝西北风去不成?“不可能!老子不得信你的鬼话,我跟你你要是不给我钱,我就不同意修路,我要去找领导把钱要回来!”
  这话一出可是捅了马蜂窝了,“人家老赵家两口子都没说啥子,你在这儿瞎跳啥子跳!钱又不是你儿子赚得,人家小军只是你的女婿,女婿你懂不懂,你凭啥子去找领导把钱要回来?”
  “就是,小军你不要管她这个疯婆娘,你们忙你们的,你放心,我们不得让她乱来的。”村民
  们觉得赵家不好跟亲家扯皮,也怕赵小军真被这老婆子搞得不想捐款了,所以赶紧让赵家人进屋去,这里她们来解决。
  怕吵到他们,还贴心到扯着肖婆子往肖家走去,一群人边走边骂肖婆子丧良心,居然敢破坏全村的大事,隔老远都能听见一群人的骂声。
  这就是所谓的利益,肖婆子一个人触碰了全村人的利益,那全村人就不可能让她好过。
  赵小军冲爸妈耸耸肩,把锦旗给赵妈收着,自己回屋收拾东西去了,回家来的两件大事都解决了,那他就要准备回去了,回来的时间是有点短,但是他估计家里接下来的几天都不清净,所以他决定带着爸妈去省城玩儿两天。
  赵爸把锦旗拿去堂屋挂起来,越看越高兴,越看越喜欢,这辈子值了啊!
  赵小军找了个向导,带着赵爸赵妈在省城好好玩了两天,找银行把剩下的五十万汇了过去,顺便买了几套房子,倒不是不想多买,而是一时之间没有那么多的合适的房子买,赵爸让他放心,他没事就带赵妈来看房,看好了就买下来,还能把房子一并租出去,他到点儿来收租。
  赵小军其实更想买地坐等升值,可是他在省城没人脉,也不像后世那样网路发达,网上一发通知就什么都知道了,现在是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卖地。
  赵小军刚走第二天,刘书记就拿着报纸兴冲冲地来了赵家,三人围着报纸好一阵开心,刘书记觉得这是自己上任以来最开心的一个月了,镇长让自己多关注赵家人,赵家有什么问题,都要尽快解决了。
  还透露消息说自己很可能再往上升一升,没想到啊没想到,自己都五十了还有事业第二春呢,哈哈哈哈!
  第159章
  村里的公路在各级领导的关注下很快就动工了,村里的村民们天天都乐呵呵的,这干活都更有劲儿了。但是肖家人除外,肖母自从那天在赵家大闹之后就再也没出去干过活,天天躺在床上呻唤,一天不是骂肖萍就是骂赵小军,别人看着修路高兴,她则是觉得在割自己的肉,这钱白花花地花出去,这比杀了她还难受啊!
  肖瑛这几天也魂不守舍,一百五十万这个数字实在是没办法让她冷静下来,之前知道妹妹和妹夫赚钱了,但是不知道赚了这么多钱,这一百五十万,她们全家人花一辈子也花不完啊。心里想着这么多钱,他们就是手指缝里漏点给他们,他们家就能过得很好了,哪里还需要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干活。
  之前还听说妹妹已经出国了,她也完全不知道这件事,妹妹没跟她说过,现在想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妹妹已经不像以前那样依赖自己,有什么话都和自己说了,心里的滋味难言,肖瑛做什么都提不起劲。
  赵小军早早就跟肖萍通过气了,告诉了她家里的事情,也主动坦白说自己捐钱最后捐出去一百五十万,告诉她肖家可能会给她打电话。肖萍觉得无所谓,一百五十万是去做善事,又不是乱花的,而且她反而觉得赵小军做得很好,家乡的学校什么样子她很清楚,由衷地高兴以后孩子们可以有更好的学习条件。
  至于肖家的事情,说实话肖萍自己也没什么主意,她爸妈是对她不够好,但是也让她念书了,如果不是之前她念过书有基础,她又哪里来的勇气考大学,哪里会有今天的事业。
  至于她姐姐,有一种说不出哪里好,又说不出哪里不好的感觉。她和姐姐一起陪伴长大,姐姐上学晚,她们一直在一个班级上学,到初中才被分班分开。从小心安理得享受着父母的偏心,但是她也会在肖妈打她的时候帮她说话,尽管挨骂大部分是因为分给她干的活太多,她干不完,但是姐姐的活少就可以很快干完。
  肖萍想起小时候自己放学要马上干活,还要打猪草,剁猪草,做饭,煮猪食等吃了晚饭她才能做作业,但是点灯会被骂,所以她常常都是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做作业,一边烧火煮饭,一边做作业。但是姐姐放学回家却可以先做作业,等吃了晚饭再洗碗就可以了,这样甚至会被夸奖勤快,早早就把作业做好了,而我则会被骂“早不忙夜心慌,半夜起来补裤裆”头天的作业要等到第二天早上来做。
  其实最开始不是这样的,最开始她是和姐姐一样的,放学回来先做作业,然后她去打猪草,姐姐剁猪草,我煮饭,她洗碗。但是爸妈下地回来就只会骂我,说我不懂事,不知道去地里帮忙,再加上姐姐剁猪草把手弄伤了,这事情就一直是我做了,后面姐姐的手好了也从没提过一句。
  于是她便明白,自己和姐姐是不一样的,但是她天真地以为爸妈只是稍微偏心一点而已,毕竟姐姐以后是要留在家里招赘的,而我是要嫁出去的。我以为自己可以一直念书,直到自己没能力考上去,但是没想到自己考上高中却不让自己去,只是因为姐姐没考上,我去上学会打了姐姐的脸。
  她据理力争,但是没有任何人为她说话,仿佛她去上学就是大不孝,甚至又被她妈打了一顿,而她爸和她姐没有一个人拦着。最后,身上拿不出一分钱的她,初中毕业后就和姐姐在家里帮着种地。
  肖萍以为自己已经忘记这些过去,其实只是婚后的日子让她远离了肖家,暂时性将那些记忆藏起来了而已。肖萍擦掉脸上的眼泪,她想,这是最后一次为这些事情伤心了。
  肖萍去了国外之后,国内的电话号码就没用了,她也一直没跟肖家联系过,所以现在肖家人根本找不到她,打到赵小军那里的电话全部被赵小军敷衍过去了,打太极他还能不会吗?上辈子没少干过,业务熟练。
  就在肖家人锲而不舍的电话骚扰中,村里的水泥路修好了,预算充足,村民们农闲之后也会自发去帮忙,所以村里的路赶在过年前修好了,村小的的房子被修缮一新,桌子板凳全部换成了新的,再也不用垫桌腿了,水泥地操场也建好了。
  赵小军和肖萍的名字被刻在了路旁的碑上,也被贴在了村小的荣誉墙上,现在他们是荣誉校友了,颇有要他千古留名的趋势,赵小军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又觉得虚荣的高兴。
  beauty高端线的最新系列产品,其中一件荷韵在被某位当红的明星穿着参加电视节目后,整个系列的产品都火了起来,虽然请这位明星穿这件旗袍,李小雨没少费心思和钱,但是这个效果完全值得。
  肖萍在国外的这三年,一点不敢懈怠,不断丰富着自己的专业知识,每一本能订到的时尚杂志她都订来看,甚至找了时尚杂志的实习工作,每天忙得团团转,她也靠自己越来越出色的设计水平得到教授的青睐,也让同学之间的闲言碎语销声匿迹。
  当然,她知道,这些闲言碎语的消失,也有梁文悦和金朵的功劳,只不过,一切尽在不言中,三人默契地没有提这件事。肖萍意外地和她们成为了朋友,金朵说“古人说的没错,这就叫不打不相识啊。”
  今年过年肖萍因为工作的原因实在是走不开,于是赵小军和娇娇去国外陪肖萍一起过,肖萍特意请了两天假陪他们适应适应国外的生活,娇娇见到了大半年没见到的妈妈,高兴地扑过去
  一把抱住肖萍,“妈妈,我好想你啊!”
  肖萍爱怜地摸着女儿的头,半年不见,女儿都又长高了,“妈妈也很想娇娇啊,娇娇能来陪妈妈过年,妈妈真的好开心。”
  赵小军从旁边一把抱住两母女,“还有我,我也很想娇娇的妈妈。”
  肖萍瞪他一眼,孩子在呢,这个人真是的,但是赵小军丝毫没有觉得不好意思,都说家庭氛围是影响孩子性格的重要因素,这一世他们夫妻和睦,家庭氛围好的不得了,娇娇的性格被养得开朗又大方,像个明媚的小太阳,再没有敏感内向的影子。
  娇娇也完全不觉得有什么,主要是她爸天天在家里念叨想妈妈了,都给她整脱敏了,她还要安慰爸爸,没事的,很快就能见到妈妈了,她也是蛮不容易的。
  赵小军看着肖萍瘦了快十斤的样子,皱了皱眉,“怎么瘦了这么多,不是说就瘦了两三斤吗?”
  说到这个肖萍就无奈,“我不是跟你说了这里的饭不好吃吗?我也没办法呀。”
  一家三口边说边往外走,“走吧,我开了车过来,带你们去看看我住的地方”,肖萍为了出行方便,很快就在安娜的帮助下考取了这边的驾照,又买了一辆代步车。
  三人说说笑笑地到家,一到家,赵小军就打开带过来的行李箱,其中一个行李箱是两人的随身物品,另一个箱子全是给肖萍带的东西,“妈听说你在这边吃不惯,又说这里的猪肉不好吃,所以让我带了很多的腊肉和香肠,还有二姐给你做的辣椒酱和辣椒面,保管你吃一口香半天。”
  肖萍双眼一亮,赵素芬做的辣椒酱真的一绝,抱着赵小军mua一口,就把辣椒酱拿过去拧开了,去厨房拿筷子直接空口吃了一口,这一口又辣又香,肖萍真的很久没吃到这么好的东西,“咱妈和二姐真是太好了,你回去的时候给她们多买点东西带回去。”
  说着小心把辣椒酱拧好放厨房去,“我来收拾这些东西,你和娇娇去洗个澡休息休息吧,坐这么久的飞机肯定累得很。”
  赵小军和娇娇确实很累了,第一次坐这么久的飞机,刚刚的好精神,完全是凭着见到肖萍的兴奋保持下来的,现在兴奋劲过去了就感觉到累了。
  赵小军点点头,把娇娇换洗的衣服拿出来,让娇娇先去洗漱睡觉,他则帮着收拾东西。
  等赵小军洗完澡出来,肖萍已经抱着娇娇睡着了,赵小军满眼宠溺地看着这一幕,可能人生圆满也不过如此了,随后躺在肖萍旁边睡着了。
  等赵小军醒来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看两人还睡着,就轻手轻脚出去了,赵小军准备做晚饭,结果没有米,也没有面,厨房里面很空,厨具倒是有,但是很明显已经很久没用了,打开冰箱只有几罐饮料和一袋面包,冷冻层里空空如也。
  赵小军这下知道肖萍是怎么瘦的了,自己没时间做饭,外面的饭又不好吃,吃了肯定也吃得少,要么就不吃,赵小军心疼得不行,但是他对这儿也不熟悉,没办法出去买菜,只好等她们醒来,晚上出去吃饭的时候买东西回来。
  半个小时后,母女俩就醒了,收拾好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出门了,赵小军也没说肖萍没有好好吃饭的事情,说了也无济于事,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
  他从李小雨那里要来了安娜的电话,刚刚已经给安娜打了电话了,请她帮忙找一个中国人帮肖萍煮饭,就煮中午和晚上两顿就行,价格可以商量,安娜告诉他一个星期内给他回复。
  晚上他们去吃的牛排,赵小军觉得味道还不错,肖萍看他的眼神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味道是不错,因为这是我精挑细选出来的,我也不可能天天吃这个啊,这里最多的就是土豆和豆子,我现在看着土豆就想吐。”
  赵小军和娇娇对视一眼,家里的土豆丝还是很好吃的,肖萍又继续说道,“我来这里认识了一些其他的同学,都说不习惯这里的饭,咱们中国胃啊还是得吃中国饭才行,有的同学都已经开始自己做饭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