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养女儿 第113节
照了好几张赵素芬才满意,正好这时候酒店的人送饭菜过来了,等饭菜摆好,酒店的人走了,肖萍举杯“今天这杯酒,敬我们的重聚,也敬我们更加精彩的未来。”
大家纷纷端起自己面前的酒/饮料,高举“敬重聚,也敬未来!”
吃完饭大家早早地撤了,让肖萍早点休息调整作息。
等肖萍第二天精神好多了,赵小军加上赵素芬一起跟肖萍开了一个小小的家庭会议,赵小军表示,“今年咱们得回家过年,一方面是咱们一家人得在一起跨越世纪,另一方面是我们得回去看看我们老家适合发展什么经济,才能帮老乡们赚更多的钱。”
赵小军打算帮助家里的父老乡亲赚钱,全面脱贫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只是苦于这两年钱不是很趁手,只能先把家乡的贫困小孩上学事情解决了。
要说赵素芬手里其实是有钱的,她说她可以先拿一笔钱出来,只是让家乡的人做什么,一直没想好,所以这件事就搁置到了现在。
这两年赵小军也查了不少资料,寻找合适的商机,但是一直没有合适的。
后来,他吃腊肉的时候突然想到,他身边的人基本上都是来自于五湖四海,但是不管是苏耀华一家还是高保国一家,对于老家的腊肉香肠都是给予了高度评价的。
所以后面他请赵爸赵妈给他寄了一大批腊肉香肠,他让刘冬梅拿到店里去做一个调查,发现很多人都很喜欢,甚至还有人问能不能买。
这不就是商机吗?赵小军觉得自己有一种捧着宝贝找宝贝的感觉。只不过这东西在省内可能不好卖,得跨省卖,这就造成了运输成本,不仅是运费还有运输损耗。冬天还好,夏天就卖不了了,运输途中肯定会坏。
所以今年冬天他就得把这件事给办了,至少让乡亲们年前能赚一笔钱,好好过个年。
腊肉这个事儿也是赵小军前两天才想到的,他今天就是想让大家一起想想,怎么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好,一方面是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味道,不能让产品的味道不一样,另一方面是要保证销路,要提前把销路找好。
赵素芬先发言,“腊肉还好,熏好就行,但是香肠的味道就必须得统一才行,我看必须要把配料统一,这样才能保证味道的一致。”
肖萍点点头,“至于销路的事情,火锅店和烤鱼店应该都能解决一点,我等一下打电话问问小雨和萌萌,看能不能把这两件产品当成年礼发给员工。”
赵小军点头,“年礼这个思路很好,就是作为年礼的话,咱们还得重新整个包装才行,包装好了才上档次,别人收着才高兴。”
赵素芬和肖萍点头,零售的话不需要特别准备包装,但是如果是送礼之类的,那必须设计一个包装,设计包装这件事肖萍主动揽了下来,知道这件事比较急,承诺自己明天就能拿出来。
赵素芬则表示自己要去找一个好的香肠调料配方,必定让香肠的味道好吃得惊人。
赵小军提出建议,“有的人能吃辣,有的人不能吃辣,我们要把辣度分级。还有味道,我们也不能太单调,可以做麻辣和香辣,也可以区分一下烟熏和不烟熏。”
赵素芬还提到,“大哥现在开的物流公司也有模有样的了,有两辆大车了,咱们把这笔运输的单子给他,他说不定年后就能买第三辆车了。”
赵小军摇头,“不行,只能给他一部分,他两辆车太少了。咱们可以看看火车运货能不能行得通,火车不仅快,而且还安全。”
这个倒确实是,“那都用火车呗,就不找大哥,反正都是远途,大哥也不一定乐意跑。”赵素芬提议。
赵小军揉了揉自己的圆寸头,“可能还是得给他两个单子才行,不然他到时候又闹,遭不住。”
第178章 老家致富商机
“现在猪肉的价格在5块到6块之间浮动,加上人工制作成本,调料成本,还有运输成本,腊肉定价7块钱一斤,香肠定价8.5一斤怎么样?”赵素芬自己做餐饮行业,所以对肉的价格比较熟悉。
赵小军想了想,说道“腊肉9块钱,香肠10块钱吧,新鲜肉做成腊肉香肠是有损耗的,而且还有运输成本。”
肖萍问道,“咱们做这些似乎为了让乡亲们赚钱,但是我们也投入了我们自己的人工成本和资源成本,那这个生意怎么算呢?我们单纯做白工吗?这个事情可是很危险的,如果赚钱了大家都高兴了,但是如果最后销量不好,大家赚不到钱,那我们就是罪人了。”
这个事情赵小军没想过,就想着自己有能力就帮,但是肖萍的话很有道理,他们不能一直这么做白工,至少家里的人是不会相信他们单纯做白工的,到时候不管出了什么事都是找他们,但是他们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不可能第一时间帮忙解决村里的事情。
赵小军承认自己的错误,“是我考虑的太少了,那咱们想想这件事要怎么办?”
肖萍提议“不如,我们把这件事交给村里人决定吧,他们可以自己组建一
个临时加工作坊,在过年前这段时间制作香肠腊肉。由他们自己选派一个负责人,来负责后续的所有事情,我们帮忙第一年的时候找订单,后续的订单他们可以自己找人去拓展,毕竟赚的钱都是他们自己的。”
赵小军摸了摸下巴,“可以,如果大家愿意集资出钱办这个作坊,那就最好了。”赵小军没说的是,就怕大家不愿意承担风险,而不愿意出钱。
“好,那就这样吧,咱们明天这个时候汇合,确定一下能有多少订单,确定了订单再说后续的事情。”肖萍拍板散会。
散会后,肖萍立马就去找了李小雨,反正两家人住得近,她衣服都没换就去了。李小雨打开门见到是肖萍还逗她呢,“哟?居然这么精神?不应该啊。”
肖萍不理会她的打趣,挤开她自己进去就坐沙发上了,还拍拍旁边的位置,朝李小雨努努嘴,示意李小雨坐。
李小雨笑着把门关上,慢悠悠坐在肖萍旁边,像是没骨头一样靠在她身上,“这是怎么了?一副有正事的样子?你设计出绝世作品了?”
肖萍没好气道“我这才刚回来,周扒皮都没你能扒。”
李小雨不在意地哦了一声,“那你这是干嘛来了?检查工作啊肖总?”
肖萍好笑地把她脑袋推开,“行了,你赶紧坐好,我想跟你商量一下今年的工人年礼。”
李小雨的头刚被撑起来,又马上靠上肖萍的肩膀了,“肖总你说,我洗耳恭听。”
肖萍拿她没办法,便直接说了,“是这样的,小军一直想帮助村里的乡亲们赚钱,我们老家不是有香肠腊肉嘛,他想把这个拿出来卖。我就想跟你商量一下,我们公司不是每年都会发年礼嘛,用香肠腊肉加进年礼单子里行不行?”
李小雨一下子就精神了,一下子坐正,把肖萍的脑袋掰过来面向她,“你说你们要量产?当然可以啊!你们怎么不早点想出这个好办法,我都不好意思跟你们说,你们每年给我的香肠都不够吃的。要是量产了,我得给我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寄过去,让他们好好尝尝这人间美味。”
肖萍无奈一笑,“不够你怎么不说啊,别人我管不了,我还能不让你吃够?”
李小雨撩撩头发“害!我这不是心疼我周姨嘛,我怕累着她。”
肖萍揉揉她的脸,“知道啦知道啦,我们准备给公司的订单会加一个礼盒,礼盒里面放两斤腊肉,两斤香肠怎么样?”
李小雨一拍大腿,没问题,“咱们什么时候下订单?现在?”
肖萍还真就现在让她下订单了,现在beauty的员工加上工厂的工人,差不多有三百人了,李小雨直接下了三百单,多的就给表现好的员工当奖励了。
肖萍就在李小雨家又给萌萌打了电话过去,跟萌萌简单寒暄之后就把年礼的事情说了,萌萌也是一口答应了,直接下了五百份的订单,并且表示自己是知道香肠腊肉的味道的,以后订单会一直续。
肖萍这一趟就直接接下了八百份订单,一份订单是四斤肉,这里就已经三千多斤了。
回家把自己的成绩汇报后,收获了赵素芬和赵小军的两枚大拇指。肖萍撩撩头发,表示“小事一桩。”
有了订单,赵小军就直接给赵爸赵妈打电话了,让赵妈找几家爱干净的人,问一下他们的意愿。赵素芬自己开车出去找配料去了,作为农村妇女,赵素芬对做香肠还是很有经验的,她嫁人之后家里的香肠一直都是她在做。
她决定自己先调一个基础款的出来,再去找大师傅调整味道,并且按照弟弟的建议,将辣度调整为微辣和正常辣两种辣度。
赵小军拿上自家的香肠腊肉样品,去跑市场了,订单嘛自然是多多益善的。
赵小军不仅跑大超市,还跑小市场,反正有卖菜,卖农副食品的地方他都去,最后凭借香肠腊肉的好味道,跑了一共两千斤的单子回来。其中盛娇商场里超市老板就足足要了一千斤,老板也一方面是看这肉的质量确实好,另一方面也是给赵小军面子,毕竟商场老板亲自来谈,他还是得给点面子。
赵小军每一笔单子都收了20%的定金,认认真真记录好每一笔订单的具体要求。
肖萍则闭门画图,因为是新年送礼,所以整个包装盒的主色调定为红色和金色,正面留出一块空白区域,到时候把做好的香肠腊肉拍照放上去,照片的上面写“福禄双全”礼盒,图片的两边分别写上“四川味道”“巴适得板”。左边侧面写上香肠和腊肉的储存方法,右边侧面写上香肠腊肉的食用方法,礼品盒的背面则用金色写上一些新春祝福语。
肖萍还考虑到种类不一样,打算将礼品盒分成两层,一层放腊肉,一层放香肠,独立包装。
赵妈接到电话之后,立马跟赵爸商量,找出几户人家之后,便一家家找过去,带上当家人去自家商量这件事,赵守珍也在这当中。肖家人自从在县城买了房子,并且在县城开了早餐店之后,肖家就慢慢全部搬走了,所以这里面没有肖家人。
加上赵守珍,他们一共找了六家人,由赵妈把这件事说了之后,赵守珍立刻响应,“好好好,这个我能干,不就是做腊肉嘛,这活路我都干了几十年了,这不是轻轻松松。”
赵妈让她别激动,“我还没说完呢,这个事情是他帮大家伙想的,就是大家出钱把香肠腊肉做出来,他帮你们去卖,卖了能赚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他一分不要的。但是他也只帮这一年,以后的东西就得靠你们自己去卖。但是小军也说了,只要咱们口味做的好,一般第二年都会继续买,所以你们不要怕。”
几家人都有些犹豫,赵守珍想到家里的儿子,又想想赵小军一家越过越好的日子,一咬牙,“我们家愿意干,不过这出多少钱小军说了吗?”
“出多少钱小军没说,但是我听他的意思,他好像已经接了几千斤的单了,再怎么样,这肉钱得准备好吧。”赵妈如实说道。
一斤肉就按五块钱算,一千斤就是五千块!而且还是好几千斤,这,这,这谁家里也没这么多钱啊?
一看另外几家人都有点要退缩的意思了,赵守珍连忙道,“哪里就需要那么多钱了,咱们家不是都养猪了吗?这猪咱就提前杀了,拿来做生意呗。”
对哦,另外几家人对视一眼,这年头,一家人至少会养两头猪,一头猪卖掉,一头猪自己家吃,多的甚至养了三头四头猪。
这猪肉不就是本钱吗?
赵妈又确认了一遍,六家人里面只有四家人愿意出钱,另外两家人表示愿意把自己家的猪以猪肉贩子收猪的价格卖给他们。
但是四家人如果不出钱的话,是远远不够这些订单的猪肉的,于是四家人先回去了,看看自己家的亲戚有没有愿意加入进来的。
自从赵家发达了之后,住在他们隔壁的周蓉就一直盯着他们家的动静。今天这么大的动静,她一下就发现了,她一直在自己门前的菜地里忙(假)活(忙),见人散了,就立马打招呼,拦下一个平时比较熟的人问,“这赵家人干嘛呢?把你们这么多人叫过去。”
周蓉拦下的这人正好是决定不投钱的其中一人,他回答道“这赵家的小儿子给我们找了个生意,说是让我们自己做腊肉香肠,然后他帮我们卖出去,一分钱不赚我们的,就是纯帮忙,问我们愿不愿意干。”
周蓉眼睛跟灯泡一样,一下就亮了,“哟,还有这好事!那你们能赚多少一斤啊?”
“一斤能赚多少钱不一定,毕竟说的是有运输成本,得等运过去才知道能赚多少钱。但是这钱也不好赚啊,几千斤肉的单子,让我们自己出钱买肉买调料来做,我们哪有那么多钱啊?”这人遗憾地摇摇头。
周蓉的心眼子转起来了,这么好的赚钱机会,千载难逢啊,就是这赵家两口子烦人得很,居然不找他们家,他们两家隔得这么近,远亲不如近邻不懂吗?居然不叫他们!
晚上周蓉就把这件事跟家里人说了,家里两个老人一方面觉得这确实是个好机会,但是另一方面又觉得这世上真有这么好的事儿?赵小军一毛钱不赚就净帮忙了?而且这赵家也没找他们啊,他们不由得想,是不是自己家什么时候得罪赵家了。
赵家老两口若是知道得说,没其他啥子,就是你们家儿媳妇烦人,很烦人。
龚得福吧嗒吧嗒嘴,“我觉得这个事情肯定是个好事,小军屋头那个日子是越过越好,我们哪个不晓得,他前两年不是还捐钱修路修学校吗?是个念旧的人,所以现在就找机会要帮老家的人赚钱,要让大家都把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这话一出,大家都觉得有道理,龚家的两个老人纷纷感叹赵小军是个好娃。
在周蓉和龚得福的强烈要求下,老两口吃了饭就打着煤油灯去了赵家,刚刚走到赵家附近,赵家的狗就开始叫了,龚家老两口不敢再走,等赵爸出来,看清是他们之后,拍了狗头一巴掌“哪个你都咬,不许叫了。”拽着狗不让动,让他们进屋去。
龚家人来的时候,赵爸赵妈还在吃饭呢,晚饭吃的是荤汤面,一碗面里面菜和肉都有,荤素搭配,看着就好吃,赵妈客气道“你们吃饭没得,没吃一路吃点,我给你们下两碗面。”
龚母连忙拒绝“我们都吃了饭才来的,你们吃你们的。”
赵妈还是把家里的饼干提出来,“那
吃点夹心饼干。老姐姐这么黑了过来是有啥子事?”
龚父不好意思问道“我听说,小军帮我们找了个生意,要帮我们卖香肠腊肉,我们就是想问哈,这件事我们家能不能做。”
其实没找龚家人,一方面是觉得周蓉烦,还有一方面是觉得,嗯.....他们家不太干净,只是这话赵妈没法直说。
端起碗继续吃饭,把难题留给赵爸,赵爸见状,只好默默吞下嘴巴里的面条,然后说道“这个啊,既然是卖出去的东西,那对产品的要求是很高的。当然了,老哥你们两口子肯定是能干的,能把东西做好,但是周蓉这个娃呢啥子都好,就是脾气冲,我怕到时候她做的东西不合格不收,她要闹事。”
额,周蓉的脾气不好,那是整个村都知道的事情,这让老两口没办法辩驳。
“而且吧,干这个事情,其实就是做生意,做生意就要投入成本,我记得你们家的钱好像.....”赵父没说完的话,大家都知道,周蓉天天在外面说自己家没钱,钱去哪了没人知道。
龚父后槽牙磨了磨,“赵老弟你放心,只要让我们加入进来,我们肯定和大家一样加劲干,周蓉绝对不闹事,而且我们家也能出钱。”
第179章 全村一起干
送走龚家夫妇后,赵家两口子对视一眼,觉得这件事不能这么办,这么搞下去,最后这件事谁参加谁没参加,他们一家人都得不到好处。
于是第二天两夫妻就去找村支书了,本来也是整个村的大事,只让几户人参与确实也说不过去。村支书听说了这件事后,立马拍板决定大干一场,人家连订单都找好了,这要是还不干,那不是老天爷把饭喂到嘴边都给吐了吗?
于是支书立马广播喊全村开会,“大家注意了注意了,请大家马上到村部开会,有大事要说,每户人家都必须到场啊,必须到场!”
十分钟后,村部外面的场坝上都坐满了人,村支部拿着喇叭在上面说话,“大家都到了,我就直接说了,大家都知道我们村的赵小军同志能干,在外面闯出了一番天地,家里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赵小军同志赚钱之后也一直记挂到家里的父老乡亲的,所以帮我们想了个赚钱的法子,就是把我们的香肠腊肉拿出去卖!咱们祖祖辈辈都吃这香肠腊肉,我们从来没走出去过,不晓得原来不是所有人家里都会做这个来吃。
也不知道外面的人愿意花钱来买,我们就守着我们的地过了一年又一年,年年靠天吃饭,没得多的收入,给娃儿读个书都生害怕钱不够。现在赵小军同志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赚钱法子,并且已经接到了订单,你们伸哈手就能把这个钱赚了,我看哪个要把这个到嘴的肥肉给甩出去。
我晓得大家手里面都没得啥子钱,但是我们有猪肉啊,大家把猪杀了,把猪肉拿出来做腊肉,统一售卖,等钱拿回来了,按照大家出的猪肉多少来分钱。”
村支书面容严肃地在说完这一段后,下面坐着的人有的人满脸兴奋,有的人默默心虚,不等村民提问题,支书又继续说道“我了解过了,现在赵小军同志已经接到有五千斤的订单了,咱们今天开始就得紧锣密鼓地准备起来,香肠的味道他们要统一,具体的调料还没定好,那咱们就开始做腊肉,早点做出来,咱们能早点卖出去,早点拿到钱,大家都能过一个富裕的年,你们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