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诱的清冷男主他黑化了 第18节
他未吼过女子,自然也没有哄过,话出口那瞬间脸色都淡了几分。
谢观怜也从未受过如此强烈的压迫感,压下被他无端吼出的情绪,认真地提高声量:“是,回军爷,小妇不认识这玉佩。”
眼前这男子腰上配饰是令牌,而非世家郎君喜好的玉珏。
恰好这种令牌,她以前有幸在兄长手中见过一次,虽不是同一块,样式却大差不差。
眼前的人哪怕气息控制得很稳,也掩盖不了他常年被森严规矩束缚,且周身有凶煞的力气。
不是寻常人,或许是位将军。
其实她不是不能承认,但深知常年行军之人军规森严,一句话不对,说不定他就把她当成罪犯来对待,而且玉佩上没写她的名字,只是一块可有可无的不值钱配饰罢了。
谁知他是什么地方拾到这块玉的,若是来路不正,她不好处理。
面对这种人,谢观怜一向谢绝不敏,不想招惹没必要的麻烦。
女人没有如同意料中那般娇柔,拓跋呈诧异挑眉,俊脸的冷淡稍减。
谢观怜见他又不说话,以为他可能在外打仗,耳朵聋了,再度提高嗓音:“这玉佩并非是小妇的,从未见过,不知军爷是要问何话?”
话毕她发现眼前的男子,看她的神色带上审视。
竟说不识得这物件儿,难不成忘记了是自己丢给他的吗?
拓跋呈蹙眉打量眼前玉颜被帷帽罩住的女子,断定她并非是忘记了,而是见他拿玉来问,以为他是来诘问,故而咬紧话头不松不承认。
毕竟她都已嫁人了,若是被夫婿晓得终归不好。
但她既已嫁了人,为何还这般不安分的来勾搭他。
拓跋呈冷哼一声,面无表情的将玉佩握在手中,负与身后,周身气息不悦至极。
谢观怜窥他又不讲话,心忖不稳他这是何意。
“许是我认错了。”拓跋呈睇一眼她藏在轻纱下不安的神色,心中虽不悦,却没打算过多为难她。
谢观怜悄然吁气,恢复端庄的姿态对他欠身行礼。
女人从雾白的透纱中,不经意露出的纤玉指节犹如白葱。
拓跋呈目光落在上面,脑中想起方看见的那双眼,不知为何心里陡升郁气。
他率先阔步离去,指尖勾着那块精美秀丽的玉佩,从她的眼跟前晃过。
谢观怜望着他的背影,忽而轻‘嘶’,眸中闪过恍然大悟。
想起来了,之前她接近悟因时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很凄惨,刻意从山上摔下来那夜好似撞见过他。
玉佩也是那时候丢了的。
当时夜幕很浓,所以并未看清得很清楚,只记得不小心撞上了位气度不俗的男子,没想到竟是位军爷。
那他方是一直跟在她的身后,还是无意间遇见她在这里的?
无论是那种,谢观怜都明白,最好不要与刚才离去的那男人有任何接触。
而且他看着也不像是好人。
没有找到刚才的人,谢观怜不在此地多逗留,直径回了明德园。
趁着时候尚早,她翻出尚未抄写完的经书,坐在窗边研磨提笔继续抄写。
可刚写了几个字,她抑制不住又想起今日无意看见的那人。
明知道她嫁来丹阳给将死之人冲喜,兄长会觉得丢人,不会将她的消息告知给相识的那些故人,所以不可能会在迦南寺遇见故人。
或许只是背影相似罢了。
可谢观怜心中仍难以平静。
第14章 喜欢这身体是真好,很有力量
丹阳距离雁门千里,他也不可能会来丹阳。
她敛下心思,提笔落在宣纸上,可悬空许久,浓墨都已顺着笔尖滴落在纸张上,都还迟迟没有落笔。
心中有了杂念就很难以静下心思。
谢观怜放下笔将晕墨的纸张揉成一团,起身拿起挂在架上的兔绒披风,抱着汤婆子打算上山去找悟因。
小雾捡了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雏鸟,见她带着毛绒兜帽似乎要出去,想要跟着一起。
谢观怜摸了摸她的头:“乖乖的和小鸟玩,我一会儿便回来。”
小雾噘嘴,勉强答应不跟着。
山下艳阳高照,弯曲的山林小道蜿蜒往上,越往深处覆盖的薄雾越明显。
尤其是竹林中,竹叶被积雪往下压得沉甸甸的,青石板的缝隙中结着透明的冰。
谢观怜每次来这里都觉着有股阴森森的冷寒感,听山下的僧人无意间说起过,这林中时常有凶残的野兽出没,所以没必要他们都不会上来。
不过她来这几次没遇上什么凶残的野兽,倒是遇见了几只雪白的小兔子。
山上没有被冻住的水或许有野兽守着,所以这些可怜的小东西渴得不行了,便就壮着胆子从山上钻出来,来这条小溪饮水。
察觉到有人来了,小兔子三瓣唇蠕动,警惕地竖起耳朵,转过通红的眼珠子,仿佛会认人般见她熟悉又继续转过头蹲在溪边饮水。
谢观怜看见这几只小白兔竟不认生,心中欢喜地悄步移去,蹲在它们的身边,歪头看它们喝水。
薄雾笼罩竹林,沈听肆从竹林中行出,墨眸扫去不远处,只见溪边蹲着身着素衣,乌发云鬟,面容明艳的女子。
她的侧颜宁静,琼鼻被风吹得泛红,弯起的眸儿如一汪剪秋,有种不真切的朦胧之感。
他乜斜一眼,敛下长睫,朝着前方缓缓而去,灰白的袍摆被风吹得发出细微的窸窣声。
谢观怜听见声音侧头,看见朝着这边信步似林中仙的青年,眸光微动。
她抱起怀中的小兔子,眉眼皆扬地朝他挥手,嗓音如家养的黄鹂,脆生生的。
“悟因。”
沈听肆沉稳的步伐停在她的面前,敛目揖礼,温声回应:“檀越。”
黑影覆在头顶,怀中的小兔子挣扎落在地上,蹦跶着腿,讨好地蹲在他的脚边,张口咬着他垂在脚踝的僧袍。
许是因为他高,立在面前无端有种压迫感。
她往旁边小心翼翼地移了一步,拉开被身量压迫的距离,眼含感激的对他道:“我是来感谢你的,多谢你昨夜在明德园外与他们讲经,他昨夜真的没有来。”
昨夜她隐约听见外面有人在念经,还以为是做梦,清晨起来出去时才听见原是真是他,所以现在她是真的来感谢他的。
不愧是慈悲人,真的说到做到。
沈听肆弯腰将蹲在脚边的小兔子抱起来,淡笑道:“没来便好。”
谢观怜目光落在他抱小兔子的手上,肌肤冷感的手揉着兔子的耳朵,然后再轻柔地拂过后背,手法似乎很熟练。
她盯看了几眼,诧异道:“我发觉此处的兔子好生乖觉,竟然不怕生人?”
“嗯。”他盖下的长睫轻抖,斯文的语气似对待情人般温柔:“是我养的。”
“你养的?”谢观怜讶然地眨眼看他。
没想到这些兔子都是他养的。
沈听肆抬眸越过她惊讶的神色,抱着兔子转身往竹林缓步而去,腔调轻缓地解释:“前年的冬季下了很大一场雪,山中的水泉都被冻住了,林中的野禽不知从什么地方钻出来想下山寻吃的,僧上山时恰好看见一窝小兔在院子里,然后就养起来了。”
那年林中的凶兽下山咬死了寺中不少人,所以山上才没有人来。
谢观怜亦步亦趋地跟在身后听他说,
好奇地问:“养了多少只?”
行在前方的青年玉面温柔,越过台阶,腔调轻缓,“没仔细数过,或许大约有百来只,它们生得太快了。”
难得听见他语气中含着无奈。
谢观怜想到他本是出于怜悯,好心收养几只小兔子,结果一窝小兔又生一窝,多到院子养不下了,他只得将那些小兔子都放养。
而小兔子自幼在这里长大,所以习惯山上的泉水被冻住,熟门熟路地下山来找他。
佛子连兔子都布施慈悲。
她忍不住弯眼笑了下。
沈听肆没看见她脸上的笑,倾身将小兔子放在地上,找来石头砌墙将它们都圈在里面。
谢观怜见状蹲在他的身边,不解地问道:“怎么将它关起来了?”
他没有抬头,“因为山上的泉水都冻住了,现在放它回去,或许会成为林中野兽的口中食物。”
不愧是浸在经文中的慈悲人。
谢观怜凝着他神似柔情的侧脸,在心中一股敬意。
他这样的人天生就适合做佛子,清冷、寡情又不减对世人的悲悯与疏离。
谢观怜撑着下巴,目不转睛地盯着他行云流水的动作,视线不自觉地又落在藏在僧袍下偶尔滚动的喉结上。
那颗黑痣在透白的肌肤上是真的很艳俗。
若是没有这颗痣,她或许对他这样品行端正的佛子只有敬畏之心,即使体貌相再好,也绝不会主动前来。
可惜,她真的太喜欢了。
搭建完简陋的围栏,两人坐在院中的石凳上,商议接下来应当如何抓住那偷东西的贼。
谢观怜继说:“我担忧这贼人他会不会见我发现了,不再来找我,又去别人那里呢?”
她没将月娘她们也丢东西的事说出来,斟酌言辞,担忧说得很隐晦。
明德园住的都是寡妇,万一那贼人霪心大起,起意折辱人。
像月娘这种胆小的女子选择保住名声,隐瞒此事的比比皆是,哪怕被欺负了也闭口不言,久而久之只会助长那贼人的胆子。
沈听肆明白她的担忧,眼神安抚她,“此事我已以寺院需翻修铲雪为由禀明给师傅,再等几日,应该就能查出来是谁了。”
谢观怜听后追问:“这如何能查出来?”
翻修也只是将周围的雪铲掉,而且人多眼杂,只会越发的难以找到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