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25节
“勤奋是好事,但也要注意身体,身体才是支撑你所有的本钱。”白露给徒弟把脉,从脉象上就能看出他劳累来,好在这徒弟有个木康阿爷要照顾,每天给老人喂饭的时间是定时的,他三餐规律吃得不错,身体才没出现疲损。
“嗯,谢谢师父,我会注意的。”考完了徒弟,白露又找出一套新的手法来教给他,同时给了他一本正骨的基础书:“正骨不比按摩,这是有危险性的,严重的甚至会致人瘫痪,你没有学医的底子,师父只能谨慎些,这本书你先拿回去背,有不理解的地方便来问我。等你什么时候把书本上的知识背得滚瓜烂熟了,我再教你手法。”
陈业华连忙道谢,表示自己一定会好好学,绝对不辜负白露的期望。
白露是信得过徒弟的,只是半路出家就是这样,太多的理论知识不懂,只能从易到难一点一点来补充,先是按摩,然后正骨,等学几年他把基础知识也补充得差不多了,白露才敢教他下针。到了下针这一步,便也就是陈业华的事业天花板了。毕竟他的天赋实在学不了探脉,只能做一个辅医。
陈业华却不觉得遗憾,这比起他原本的人生,已经好太多了。这一段时间他勤奋的帮大家,不仅获得了寨里村民们的喜爱,也收获了一些东西,毕竟按摩是真的舒服,第一次他不要东西,可再次上门后,谁也不好意思空手,加上采药的进项,才几个月他已经攒了两百多块钱。
又想到昨天她送来的鞋垫,陈业华整个人充满了干劲。再等等,他要更努力一点,寨子里的姑娘们结婚的时候都能有一身挂满银饰的绣花新衣,他不想她比别人差。陈业华喜欢的姑娘是寨子里的,叫木芳,父母都是烈士,爷奶过世后家里便只有她一个人,如今在狩猎队干活。
陈业华不计较要入赘这事儿,反正家里也没他的位置,比起回城,他如今更想永远待在木家堡,有爷爷,以后会有妻子和孩子。这是他期盼的美好生活。
第二天,各大队的木匠们便到了,都是能扯上关系的师兄弟,听说这次叫了所有的人,辈分最大的木多便按照路程去叫了其他师弟侄子一起赶过来。
除了师兄弟们,木多还带来了一个生病的孩子,一群人在祖师爷的房子里放下吃饭的家伙,便急匆匆的来找白露。
作者有话说:
第55章 紫癜
“沈医生,你看看这孩子,能不能治好。”
木多抱过来的是个九岁大的男孩子,又黑又瘦,倚靠在他肩膀上,神色萎靡,小脸红彤彤的,一看就是发烧了。
白露让他把孩子放在诊疗床上,先给孩子做检查。木多卷起孩子的裤腿和袖子,白露看了一眼,眼神凝重。只见孩子的四肢上布满了紫斑,有细点状的,也有小圆状的,下肢已经有成片的迹象。
“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的?”
“三年前孩子便经常感冒,每次感冒都会冒这样的疹子,一开始很少我们也没在意,随着孩子感冒的次数越来越多,身上的疹子也越来越密集。最严重的一次是两年前,孩子饭都吃不下。县里说没办法,建议我们转院。后来去了市医院,医生给孩子抽血化验,说是什么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当时用了好些药,后来孩子好了就出院了。可去年孩子又病了一次,还是一样的情况,又住了一回院。谁想到今年又复发了。”
木多说起这些满脸愁苦,孩子住院用的药太多他也不懂,就听说什么止血剂很贵,还有强力青霉素什么的用了一大堆,住一次要花两三百块钱,家里存的那点钱全部花到孩子身上了。他有三个儿子,这个是老二家的长子,一开始还好,大家都说孩子病了要给治。可是住了两次院,花完了家里钱后,老大和老三都有了想法,最近一年,家里吵了几回,都叫他给压下去了。但总是镇压也不是办法,时间长了怕是要父子离心,兄弟变仇人。
他其实也能理解孩子们的想法,如果一次能治好,他们作为叔伯定然也不会计较那么多,可眼下平安每年都发一次病,家里哪里治得起。其他亲戚都说他们傻,为了一个孙子连累了一大家子,甚至有人说出反正他们还有其他子孙,不如就放弃了的话来。可孩子在跟前长到这么大,哪里能说放弃就放弃,他舍不得啊。
但这次是真的没办法了,头两次花完了家里的积蓄,再去市医院要两三百块钱,家里只剩十块钱,找人去借也不是那么好借的。这个时候木家堡的人来报信,说要召集他们去干活,那人晓得他家里的情况,便跟他说了沈医生的事情,劝他带孩子来看看。
白露见孩子的四肢的斑点就猜测这是紫癜,只是不知道是哪一类,如今病人既然验过血,那就方便多了。但她还是做完了初诊:脉象沉细弦郁,舌头发红,舌苔薄黄,咽喉及口腔黏膜充血,的确是中医上说的“内伤发斑”。这个病在几十年后是用丙球蛋白来治疗的,但如今国内的医院不一定有这东西,就算是有,大部分人家根本用不起。
医院一般是用止血剂、口服的激素加上强力青霉素等药物强行压下去,这样治标不治本,外表上看着好像是好了,其实只是暂时压制。好在中医上早就有这个病症的记载,白露知道这个病怎么治。
“他这个病确实是紫癜,孩子如今急症,有内出血和发热的情况,今天先放在这里,我要给他做针灸止血,再下一剂重药控制住病情,后续需要继续服药。大约三月可以彻底康复,但血症会造成身体亏空,后续最好继续服用一些补血的药材。”
“能治就好,能治就好,我们都听沈医生的。”木多听说可以康复,心里别提多激动了。他小时候在木家堡学艺,知道大当家什么脾气,她绝对不会允许有人在木家堡招摇撞骗,眼前这个年轻的医生必然是可信的。
“木雄,跟外面说一声,今天不接诊其他病人了,云华,准备东西,这里不需要留这么多人,家属留下,其他师傅们可以去找木方阿爷,这次的活计交给了木方阿爷来安排,关于报酬待遇,木方阿爷会和你们细说。如果有什么事情,可以找木月和阿阳。”
白露这样说,其他木匠也不好留在这,说了几句客气话便离开了,连孩子的叔伯也走了,只剩下木多和孩子父亲木延喜。一脸紧张的看着白露准备东西。
白露交待好两个助手,快速的写了一张处方:羚羊骨15克、生地18克.......写完后交给木雄。
“你亲自跑一趟,把方子交给白霜,让她抓了药煎好立马送过来。”白露做完这些,马上洗手准备治疗,这孩子拖了太久,且又内出血的情况下没有注意饮食,情况很危急。
云华准备好东西,趁着师父开方子洗手的时候探了探平安的脉象,在心中记下来。见师父过来,连忙让开位置。白露借着药箱的掩护,取出了整套金针。白露平时用的针是8长15短总共23,但这套针足足有108根,云华捧着针盒候在一旁。
这次用的还是止血针,且因为孩子全身内外都有出血点,所以用的是最复杂的那一套,比上次给木米治疗还要耗费精神。白露庆幸这家人来得够早,她刚刚吃完早餐,正是精神最好的时候。
“这是中医里针灸用的针,扎的是穴位,扎下去麻麻的不会痛,放轻松别紧张。”平安虚弱的躺在治疗床上,见了这么多针,吓得闭上眼睛,白露安抚了孩子几句,木延喜也在旁边给儿子打气,孩子总算不紧张了,肌肉渐渐放松下来,白露便开始下针。
云华第一次见师父使用这样复杂的阵法,进针捻针拔针速度快到出了残影,她最近每天都会抽出一个小时来练习捻针,自然知道进针有多累,师父的形象在云华心里再次拔高,已经到达神仙的地步了。
这一场治疗持续了四个多小时,期间白霜送了药过来,孩子喝完药后不到半个小时便散了热,沉沉睡去。夏天本就很热,高强度的治疗让白露香汗淋漓,到了后期,云华不得不让木雄去把稳重谨慎的紫菀叫来,专门给白露擦汗。
“今天就先到这里,孩子送过去我家,头三天我需要时刻观察孩子的情况。”此时白露再次感受到建医院和疗养院的重要性,如果医院建起来,像这样情况危急需要持续留观的病患,可以培养一批护士来照顾,不用她和云华时时盯着。但眼下医院还只是一片废墟,她便只能多辛苦些。
“沈医生,这医药费?”白露的辛苦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做完治疗后,孩子的精神确实比之前好了一些,木多心下欢喜,见白露没提,便主动问起了医药费的事情。
“彻底治疗好需要380,你是木家堡出去的,如今又带着师兄弟们回来给木家堡帮忙。我给你们走木家堡内部价格,收320。这个钱可以从你们的工钱里来扣。”白露并不是漫天要价,这孩子拖了太久,需要用到几位名贵的药材,还有一部分是白露的诊疗费,打折的便是这部分。
木多和木延喜此刻最怕的就是钱不够,听说可以从工钱里扣,两人高兴不已,千恩万谢,心里暗自发誓,这次的活一定要好好干。
下午白露让云华在房间里守着平安,时刻观察他情况,她便搬了张椅子,拿出纸笔,开始画疗养院那边的小楼结构。
薛承曦昨天画的是如今的城市里各单位流行的楼层,有点像后世的筒子楼。白露想要一步到位,便进行改进。首先是宿舍,因为钢铁的管制,白露便打算建两层的红砖房,第一层是套房,提供给多家庭户居住,第二层是单间。这样的楼层盖两栋,是留给管理层,也就是如今制药厂的知青们居住的。其他的楼房便是标准的六人间宿舍,给上学的孩子和以后制药厂扩招后招的新员工住的。但是由于经费和如今材料短缺等问题,厕所和澡堂便是公厕,在每栋楼的一楼设立一间。
白露写写画画的,时间很快过去,直到薛承曦来敲门,才发觉已经下午五点了。
薛承曦谢过帮他推轮椅的小子,对方拿着一毛钱欢天喜地的走了,他则等着白露来开门。
“怎么这个时候来了,冷不冷。”白露打开门见他在外面,连忙把人推进来,云省海拔高早晚温差大,别看是夏天,但下午下过一阵小雨气温很低,五点钟已经起了山风,白露下午都找了件薄外套穿上。
“我今天一整天都没有看到你,想你了就过来看看。”薛承曦的话温柔而直白。
“真拿你没办法,进来吧,今晚在这儿吃饭。”白露翘着嘴角把人推进来,也不画图纸了,把厨房里村民们送来的菌子拿出来,就在院子里洗菌子陪薛承曦说话。
“你今天去木匠那边没有?”想到早上来的人,白露问了一声。
“去了,我带木多阿伯去看了疗养院的地基,跟他说了大致想法,木多阿爷表示没问题,现在是雨季,大家手上都没接多少活,可以在木家堡多待一阵子,只是工期会很长。”
“那也没事,咱们不着急。”工期长有工期长的好处,工钱可以慢慢给,资金压力要小很多。
“嗯,木多阿爷说他们先做架子床,让阿姐安排一批人去砍树,好些东西得等木料干了才能动手,寨子里存的料子不够。虽然他们手里也有些料子,但是太远了运过来不值当。对了,木多阿伯下午给我说了个消息,他说密鲁河下游,成家坝那边要建一座水电站,现在已经有人去考察,和大队谈搬迁的事情了。”
“真的那咱们这一片是不是能通电了?”
作者有话说:
说起云南的天气,真的是早晚穿外套中午穿短袖,大夏天的如果下雨了,毛用风衣甚至羽绒服都有人穿。
第56章 一个不剩全来了
要说木家堡让白露最难忍受的一点是什么,那绝对是没电。这个年代大部分农村都没电,平坦些的地方还好些,像云省这种大山区,农村能拉电线的不到百分之五。成家坝在木家堡下游,走路过去要两天半的时间,最重要的是这两个地方之所以隔得远是因为密鲁河太蜿蜒又没有桥,很多地方要绕路,真算直线距离的话,其实并不远,但人要绕路,电线不用啊。
“过两天我去县里打听打听,如果这事是真的,那咱们得准备好,怎么着也得把电通过来,这日子就能好过上不少。”
她买的矿灯是充电的,每次用完了都得去县政府蹭电,木家堡晚上用的灯是桐油灯,都说桐油点灯灯不亮,穷人说话话不响,还真是这样,白露平时用桐油,但如果要写点什么东西,那就得点煤油马灯或者香油灯。
“省军区旁边有个村子当初蹭了军区的便利想通电,但供电所那边要求他们村子那一段自己得修路抬电线杆。”院子里路平坦,薛承曦自己推着轮椅到了白露旁边,用竹片帮她清理菌子上的泥。
“那问题不大,只要这事儿是真的,等电站动工,咱们找个人来看看电线走的线路,修条一两米宽的小路出来。沿着线路去附近山里找能做电线杆的料子,提前砍好了用桐油布包好,等那边建好了咱们就能拉电线。而且这条路一修,以后咱们去西江公社白沙公社几个地方就近了,在成家坝附近弄个小码头,到了哪里划船过去,能省大半天路程呢。药材能通过这条路往安县发展,安县的老百姓们也能走水路运输药材过来,听说那边的水塘子多,我最近正确鳖甲和天胡荽。”
白露越说越兴奋,如今国家毕竟落后,民用的电线杆大部分是木头的,电线肯定是供电局提供,毕竟老百姓给电费的呢,除了费人工外,其他花销不大,而且水电站从选址到能使用也不是一两天的事,他们有时间慢慢准备。
薛承曦手上清理着菌子,嘴边带笑看着白露,他很喜欢她这样自信指点江山的样子。白露一回头就看见他痴痴的目光,忍不住瞪了他一眼,低下头,眼中泛起了笑意。她是个直接的人,比起含蓄的需要自己去扣糖的爱意,她更喜欢这样直白的喜欢。
平安在白露的院子里待了三天,这三天白露把从交易系统里买的葡萄糖拿出来兑给他喝,第四天紫癜减退后才给他吃流食。三天针灸加用药,孩子肉眼可见的精神起来,后续便不用再每日观察。白露换了药方,让木多把孩子接过去照顾,还给了他一袋细粮煮粥给孩子喝。他们如今都住在祖师爷的那栋房子里,只有几个女木匠住到了隔壁,汉子们都是一溜大通铺,不方便孩子养病,木多便把平安放到隔壁,请了个师妹照顾他,又让来卖药的大队干部带了口信回去,请他们下次过来把孩子娘和奶奶带过来。
木多之前怕木家堡治不好,便打了两手主意,孩子奶奶跟娘在家借钱筹备。如今孩子眼看越来越好,他们在木家堡的活又得干许久,把孩子娘叫来最好。他在木家堡长大学艺,没那么多破规矩,干活的时候也会教一教老婆打下手,老伴儿和儿媳妇来了,其他的不说,用刨木板没问题。木方跟他们说了,干活算计件,干得越多钱越多,他这几天做个摇椅出来,干活的时候把平安放在屋檐下休息也顺便看顾,人多了也能多挣些钱。
这三天里,白露除了治疗平安,还给马晓蕊配了药。因为怕出意外,全程白露都在旁边看着,喝了药不过二十分钟,马晓蕊便开始腹痛。屋子里没有其他人,她一直哭,哭得很委屈。白露忍不住走到床边抱抱她,无声安慰。
“今天以后,你的人生会顺顺利利,寨子里的孩子很喜欢你,等你养好了身体就去带木家堡那个班的孩子,你是高中生,要努力为我们多培养些国家栋梁出来,自己站得高,谁也不敢轻看你。”
马晓蕊被侮辱是第一重伤害,如今流产又是第二重。这个孩子是她的污点,她不可能生下来。但这也是真真切切的属于她的孩子,走到这一步怎么可能半点不伤心,身心俱疲。好在月份小,折腾了大半天,便清理干净了。她住到了梅家姐妹的院子里,随着梅子树那些小孩和一部分家属的大嘴巴,寨子里的人基本都知道了她的事情。但木家堡是女人当家,她们对女人要比其他地方宽容,大家提起这件事,讨论的最多的就是应该把那个畜生先阉再杀,对于马晓蕊则是同情,在这种大环境下,哪怕有那么几个嫁进来的男人女人抱着老思想觉得马晓蕊有问题,也只敢憋在心里不说话。
毕竟其他地方的人吵架就是吵架,木家堡这些,可都是一言不合就甩鞭子的泼辣之人啊。
云华姐妹们吃够了重男轻女的苦楚,紫菀和佩兰还差点被卖了,很能理解马晓蕊,陈可就更不用说了,那癞丨蛤丨蟆把她逼得都远走了。几人一起照顾马晓蕊,又是鸡汤又是糖水蛋,时不时的还宽慰几句,直把人感动得在小月子里都哭了三回。几个女孩以为她在为那件事伤心,还给她讲了各自的经历,结果这下人哭得更厉害了,还是白露过来说千万不能哭,对眼睛不好,这才停下来。
但经过这几天的相处,几个女孩子的感情突飞猛进,她们有共同的恩人偶像:白露;有共同的经历:下乡;还都遇到了一些不好的事情,话题越聊越多,才几天时间,陈可已经不怕她们几人,甚至能跟着紫菀去做饭或者跟着泽兰去做衣服。对于女孩子感情好,白露是欣喜的。
倒是鲁明月和杨正玉,白露倒没有立刻动手治疗,因为这两人的情况都是开始用针后便不能停,但凡停一天,这个疗程便没用了,得休息后重头开始。白露便只是开了方子给他们先服药,不过自从到了木家堡后。如今最高兴的是鲁明月的丈夫李锴,他如今在学校上课,佩兰给他安排的是小河村大队的那些孩子,鲁国荣威严,这个大队选过来的都是比较懂事的孩子,鲁国荣走之前还特意交代了孩子们不能跟着梅子树的孩子学,嘲笑其他人。
所以在李锴带着鲁明月去上课后,孩子们除了表现出一点好奇心之外,还表达了善意,这个给鲁明月一个草蚂蚱,那个跟他分享一块玉米糖。鲁明月也拿出自己的零食和大家一起分享,很快和孩子们打成一片。这些孩子不会叫她疯子,不会嘲笑她倒贴男人,他们不会写的作业去问鲁明月,鲁明月回答之后,孩子们还会夸他厉害,表达崇拜之意,鲁明月跟着李锴非常开心。
而对于精神病人来说,心情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看着妻子越来越正常,李锴心下感激这些孩子们,立志一定要把孩子们培养成才。于是:他对孩子们更严厉作业更多了。
看着其他班级比自己少了一大半的作业,小河村大队的孩子:我谢谢你哦!
先前说要招聘老师,三天过去,竟然同时来了一百多个个知青,有男有女。因为木家堡大队太远,又听说有野兽,便有个叫温润的男知青主动出头联系大家,他们先结伴,然后跟随卖药的大队干部进来。
虽然其他地方的学校都是三四十人一个的大班,但木家堡这些孩子们不一样,他们大部分时间要用到学医学药上,如何还是开设那样的大班,老师照管不到所有的孩子,那么孩子们的成绩会非常吃力。白露打算把孩子们分成小班,每个老师班级最多十个孩子,当然老师们除了给自己班级的孩子上课,还要根据学科换着给其他孩子上课。人多了工资不会高,但老师只是上午给孩子们上课,下午孩子们学习的时候,老师们可以到制药厂干活或者去做其他事情,两边工资加起来,绝对够他们生活了。
这样做不仅孩子们能得到最好的教育,还能把知青们从田地里解放出来,加上白露的教师考试制度,相信等恢复高考后,木家堡的成绩一定很耀眼。
来的都是姚县的知青,因为木家堡给知青办去了信,如果大队干部不开介绍信的,知青们可以直接去公社或者县城知青办开。这种不出县城的调动非常简单,上头不会过问,木家堡制药厂从开办第一个月,白露就认真上税。不管是为了木家堡和军区的关系还是为了税收,县里都会大力支持木家堡制药厂的发展,而且这次又是招聘老师,人家大队自己办学校自己给老师开工资,不要县里一分钱,县里当然要支持。
至于公社和大队的意见,知青来的时候不是人人都嫌弃吗?现在怎么又舍不得了?领导们多的是话回复他们。
让白露没想到的是,来的最多的竟然是柳江公社和柳河公社的。这两个公社毗邻,柳江公社因为陈可和矿药的事情如今和木家堡关系非常好,廖家兄妹和黄安安他们竟然都来了。听说赵龙还非常支持。但柳河公社因为历史遗留问题(驱赶野兽)和木家堡关系紧张,他们公社甚至没有一个大队和木家堡制药厂定药品。
这一路上,柳河公社的知青们非常紧张,公社知青的带头人李元安抚了大家一次又一次。他们可以说是破釜沉舟,每个知青都在想,如果选不上怎么办,那些村民们知道他们要来木家堡非常生气,甚至说出了来了就别回去看木家堡要不要他们的话。但不来这么办?
没去过柳河公社的人不知道,那边以前是几个大地主的主宅,这些地主还是那种鱼肉乡里,不顾百姓死活经常被木家堡收拾的。可惜的是这几家也是真有钱,当时子孙进了国军部队,解放前的武装力量都在他们手上,所以木家堡没能把这几家收拾干净。不管是解放前地主压迫穷人,还是解放后的穷人批丨斗地主,都把这个地方的风气搞得非常激进。尤其是当初驱赶野兽的那一家叛逃弯弯后,这公社的其他人在运动里为了撇清和那家人的关系,动不动就上纲上线,三天一大个大会,一天一个小会,搞得轰轰烈烈的。
他们用帽子压着知青们,男知青不干重活累活就是不支持生产,女知青们不嫁给当地人就是破坏团结。但是这些人不是地主的后代就是地主家的长工,好的没学到,坏的学了个十乘十,尤其那些所谓的规矩传统:重男轻女重灾区,家暴重灾区,婆婆折腾媳妇重灾区。
想起那些熬不住嫁了后,夜里被婆婆关在柴房数豆子,白天要上工,还得伺候一大家子洗脸洗脚,稍微不顺心就被男**打脚踢的前辈们,知青们哪里敢嫁。如今有一个能逃离的机会,他们就是去木家堡讨饭,也不愿意再回柳河大队去,柳河公社还没结婚的知青们一个不剩全来了。
第57章 结果出来了
白露看着这一百多号人,心情澎湃。老师当然要不了这么多,但这些都是年纪轻轻的知识分子啊。上午是报名,凡是来参加考试的考生都需要填一张报名表,知青们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和报考的科目,包括政治、语文、数学、史地、理化。考试安排在下午,孩子们去学习中医知识把教室空出来正好用来做考场。
白露在上面标注了每一个科目的老师需要的数量,语数政三个科目每一科招收五个老师,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则是三人,一共27人。待遇在通知大家的时候就说过,现在报名表上再次标注,第一年每人每个月六块钱加三斤细粮十斤粗粮。班主任加三块钱,但所有老师在下午的时候都可以进入制药厂做按斤数计件工作,但班主任需要在干活的时候维持本班的纪律。
待遇问题大家一早就了解到,如今要纠结的就是科目问题,语数政基数大容易进入,但以后每个学期都有考试,如果连续三次倒数,则可能失去工作,所以到底是选择基数大的,还是自己擅长的,需要知青们自己斟酌。
廖杰和廖芳黄安安几人正在商量这事儿,廖芳她们是新来的知青,离开学校才半年,问题不大,但廖杰已经好几年没有看这些了。
“报考政治吧。”廖杰的决定也是很多老知青的决定,因为运动和政策的关系,这一科所有人都熟悉,但竞争也会很大。不过廖杰这次来也没报多少希望,主要是来陪妹妹们走一个过场。他自己的话,能留下最好,不能留下回柳江大队也可以,来的时候赵龙还放话到时候请他喝失意酒呢。
比起他的随意,柳河大队的知青们就紧张多了,在柳河大队那样的环境下,根本不可能看书,但哪怕他们是抱着其他希望来,也想着要考得好一点,自己考上了总比求人好。最后大部分人也是选择了政治。
考生们千里迢迢过来,白露也不能太冷血,所以午饭由木家堡提供,三合面窝窝头外加野菜汤,饭菜一般,但馆饱。陈可给廖家姐妹几人送了自己做的菜,廖杰谢过后和柳江大队的知青分着吃了。
其他知青们看见这情形,眉头皱起来,不由去看温润,温润对大家摆摆手:“不用担心,沈知青既然提出考试,必然会做到公平公正的。”其他知青想想也是,不管学校还是制药厂都是人家一手创办的,他们来之前打听过,木家堡这几年是小当家管事,如今小当家都跟在沈知青身后打杂,可见沈知青木家堡的威信。如果真的要靠后门关系,人家干嘛还叫大家来考试。
吃完东西后,知青们又掏出书来临时抱佛脚,一直到下午两点钟,作为监考老师的佩兰、泽兰、半夏出现给大家发试卷。姐妹几个很勤奋,泽兰不做衣服的时候都会去制药厂帮忙,紫菀和半夏如今基本跟着孩子们走,早上准备饭菜,下午跟着去制药厂。聪明又勤奋,别看才来不久,但已经成了白霜的左膀右臂。
白露把她们放过来监考也有让他们观察这批知青的意思,这些观察不止在考场上,实际上从知青们进入木家堡之后就在接受观察,报名表在佩兰几人手上,她们发现知青们的闪光点或是缺点都会写上去。
考完后,木雄安排考生们去这几天收拾出来的大通铺休息,白露则在昨晚今天的治疗后亲自批改这些试卷。
一百多张试卷,专业知识一百分,九十分以上的只有六人,八十分以上的二十一人,大部分是这一两年才下乡高中毕业生。老知青里只有温润一人,他报的是物理,是唯一一个满分,和难得。及格的68人,三十分以下的有十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