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70节

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70节

  年轻人可以进去药材工作,老一辈们就照看土地,双管齐下,不说立马富裕奔小康,但比起种植粮食和去海边打工肯定要强。到时候就看领头人有没有魄力,能不能说服村民了。
  “太爷,我大概心里有数了,不过还是那句话,现在政策一直在变动,咱们再等一两年看。”
  如今国家开始拨乱反正,但这事情不是嘴里说说就行的,由上而下的推行起来,在中间环节会遇上很多阻力。甚至有些疯狂的坏分子会趁着黎明前的黑夜而疯狂一把。
  木家堡制药厂这几年挣了不少钱,盯着的人多呢,要真成了别人垫背的,白露不得气死。**年都等了,也不差这两年,不如做好一切规划,等政策出台之后第一时间用最快的速度来做事。
  “行,太爷这身子还能撑几年,不急。”沈华相信自己的眼光,白露这孩子不是那种会说大话的。
  “太爷您要长命百岁。”这样心怀大义的老人,多活一天都是为国家做贡献。
  “真能长命百岁那倒是感情好,你们待不了几天了吧?白露啊,别怨你奶,我也是当过爷奶的人,你爹再混蛋,但娃既然生下来了,总不能给扔了,儿女都是债啊,你奶也是没办法。这人老了,就想落叶归根,不想折腾了。”
  沈华昨天听沈建兵说,白露几个想接老太太去云省疗养院养老,但老太太拒绝了,说要留在沈家村。昨天晚上老的小的都没有睡好。
  “太爷,我明白的,我没有怨她。”白露确实不怨。
  这几天沈满才四兄妹躲在别人家里,但他们平时是要上工的,白露在村里也遇见过几回,猛然照面的时候,沈满才脸上还满是不服气。可是看着她身边跟着的长辈们对她客气的样子后,他什么也不敢做就避走了。
  再后来路上遇见,沈满才自己都偷偷走开了。他自己心中明白,如今的他,根本惹不起白露。
  倒是沈满玉和沈满全,期期艾艾的过来跟白露道歉。
  白露看着这两个小孩子,当年她们被送走的时候,这两个还没出生,后来偶尔回去过年,沈满满喜欢用他们陷害白露。
  比如把沈满玉推到了,逼着沈满玉说是白露推的,这样的小手段数不胜数,那时候,这两个也才三四岁,白露不至于因为记恨他们两。
  他对两人表示已经不在意那些事情了,但也就这样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决定了这辈子,都只能做陌生人。
  临走前的两天,白露把叔伯哥哥弟弟们叫在一起开会。
  “大伯,我哥和小霜快开学了,明天我们就要去县城,再待几天后就要走,木家堡那边的情况您也了解得差不多了,这家里都是知根知底的兄弟,宏图哥宏志哥还有几个弟弟,如果大家愿意的话,我想带回去木家堡待几年。
  一来那边的教育条件好,孩子们带过去能得到好的发展,二来呢,我答应太爷的事儿您也晓得,如果之后真的在这边投资开厂,您去不了,哥哥们也很有必要过去提前学习。”
  “露儿,你别光惦记你哥啊,你看叔怎么样?”沈建兵还没说话,沈建元就跳出来了。
  “你添什么乱,大男人赖上侄女也不嫌丢人。”小婶甘金秀拧了丈夫一把:“露儿,别理你小叔,他就是魔怔了,天天惦记着去木家堡打兔子呢,快四十岁的人了,正事儿不想就惦记着玩。”
  “不是添乱,小叔要是愿意去,我也巴不得的。”比起严肃的大伯二伯,小叔就是孩子心性,小时候带着他们上山打鸟下河摸鱼。他天生爱玩爱自由又心疼后辈,那会儿过年的压岁钱都花在他们身上了。
  他只是看上去吊儿郎当,其实是个十分有责任感的男人,举个例子,小时候去看电影去玩,如果别人带他们去,会由着他们疯跑。但小叔不是,跟小叔出门,小的他牵着背着,大的也必须一直待在他的视线里,不见了两秒他就会找。生产队交代他去看水,别人就坐在水口看,没水了才会去查情况,但沈建元不是,他会拿着黄鳝钩子沿着沟边一直查看,不管是田埂垮了还是上游截水,他都能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
  “我们木家堡有条运输船,我觉得小叔肯定有兴趣,可以去学开船。”
  “真的啊,大哥你看,露露说了我可以去。”沈建元一下子兴奋起来,听说那可是大轮船啊,哪个男人不想开呢?
  在白露再三保证,只要哥哥们过去后踏实肯干,不会用亲戚身份对不懂的事情指手画脚,全家过去厂里都安排得下后,沈建兵也想开了。
  这几年吃着侄女寄来的东西花着侄女寄来的钱,虱子多了不愁债多,既然去,那就愿意去的都去。
  沈建兵心里还有一个隐秘的想法没有跟任何人说,白晨白露几人年纪都不小了。晨子倒是听说有个喜欢的姑娘,这回也要一起去上大学,但小霜和小露他让媳妇旁敲侧击的打听后,两人都没有成家的想法。
  沈建兵是希望姐妹两忘掉沈建设的伤害,找一个靠得住的人走完一生的,但如果她们不愿意,沈建兵也不会逼她们。毕竟孩子如今这样优秀,能配得上她们的人也不好找。
  真心疼爱孩子的长辈们催婚,是因为怕孩子老了以后孤苦无依。但白露如今可是上过日报被表扬的人,建国那些年国家根本不缺为了国家奋斗而放弃成家的革命先烈。对于白露这个高度的人来说,沈建兵觉得婚姻不是必须的,孩子接下来几年的计划这么大,真要成婚生孩子了,那反而扯了后腿。
  沈建兵做好了白露或是白霜孤独终老的最坏打算,真要到了那一步,那家里这些孩子就是他们的后盾。
  但感情这种东西要相处才有,尤其是幼年相处的才更好。他也是因为孩子来家里的时候年纪小,养着养着养出了不亚于亲生好孩子的真感情,现在兄妹三人才把他但亲人孝敬。
  满才那孩子就是因为来的时候懂事了,你对他再好,心也捂不热了。现在把几个孙辈带过去,让他们记得姑姑们的好,等他老了死了,才不用担心姐妹两个。
  年轻人都想往外闯闯,最后决定四房沈建元一家全都过去,大房沈宏图和沈宏志夫妻带着妻儿和没结婚的沈秀一起过去,二房沈桂就嫁在村里,公婆都没了,她说通丈夫一起带着孩子去,加上沈宏展一家。
  这样一算,这个家里的男丁,竟然只有沈满才兄弟三人。不过大伯和二伯还壮年,沈玉和沈芳都嫁在村里,只是碍于公婆不能一起去,平时也能照应父母。
  “那这几天大家收拾收拾,东西不要带太多,宿舍都有,就带上生活用品和衣服就行。我们回城买好票后回接你们。”
  当天夜里,沈建兵半夜睡不着,到院子里乘凉,发现老娘也在,正躺在摇椅上看月亮呢。
  “妈,您也没睡着?您别多想,孩子们就是去学习几年,等以后这边开厂了,还要回来的。”
  沈建兵以为老娘是因为舍不得孩子睡不着,没想到老太太叹了口气:“你那个死鬼爹的奸计,最终还是得逞了,我们,对不住白家啊。”
  老太太心里很矛盾,一方面,子孙后代有出息,她当然是开心的。可另一方,想到当年那糟老头子设计白家小姐,为的就是让沈家发达,如今白露愿意提拔沈家,她心里又充满了愧疚。
  “娘,您别多想,我们对不住白露,以后就好好对晨子他们。”沈建兵蹲下身来给老娘捏腿。
  一个三观正常的孩子,在童年最难接受的事情,大概就是承认父亲是个坏人。小时候父亲打母亲,他们只能跟着一起挨打,后面父亲设计白家大小姐,母亲要去报信,他把母亲关起来,说谁敢去报信就打死母亲。
  他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因为那个疯子真的可能打死老娘,但心里不是不愧疚的。不仅是他,建国和建元对三个孩子视如己出,也未尝不是有愧疚在里面。
  他沈建兵一辈子光明磊落,但这件事,他确实对不住白家。
  但他拒绝不了白露的好意,这不是几份工作那么简单,这是能让一个家族跨越阶级彻底兴旺起来的通天路啊。
  白露不知道奶奶和大伯心里这么波折,她恩怨分明,报仇不喜欢牵连无辜,沈建设和梁媛对不起她,她就折腾他们。叔伯奶奶养大他们,她就对他们好。有仇报仇有恩报恩,就是这么简单。
  而且她带沈宏图他们过去,也只是给他们一个机会。白露喜欢用自己人,因为自己人有一定的了解,那些人品不行的,她根本不会放进去。但所有的自己人都是进基层,和知青们一个待遇,有能力有本事的就自己爬上来,没有能力的就好好在底层干活,成蛇成龙,端看他们自己。
  这一趟来的时候三个人,回去的时候浩浩荡荡的几十个人,到了省城之后,白露又带大家待了两天,等着军区运输车一起下去。
  结果还没到木家堡,半路就被巡山的钟平看见,给了她一个大礼:“白医生您回来了?您快去看看吧,省里来人了,想抢咱们厂的经营权呢!”
  第134章 想摘桃子的人
  白露之前还在担心会不会有人趁着黎明前的黑暗乱来一把,没想到这人还真不经念叨,人家机会也挑得好,趁着她回林市这段时间,以升级扩张的名义,就要摘她手上的桃子。
  五天前,白露踏上林市开往云省火车的同时,便有一行人风尘仆仆的到了木家堡,为首的人是运动里靠着举报别人上去的。但这个人非常奸猾,他在做事情的时候都找好了替罪羊,每一次都隐在背后,后期听见风声毁灭证据,提前把自己摘出去,人还好好的位置上。
  他就是阮惜彤和阮惜珍的父亲,阮为民。名字是个好名字,人却是个烂人。利欲熏心,半点没有为国为民之心。
  他曾经想把两个漂亮女儿拿去联姻换好处,但阮惜珍自己反抗如今进了研究所,阮惜彤拜了拜了为师,现在在军医院前途光明,两人都不是他动得了的,他算盘彻底落空。
  尤其是阮惜彤,大女儿的叛逆他心里有数,但他自认为阮惜彤一直在他的掌控之中。后期花费了不少功夫帮她营造名声,更是花了大把钱财和人脉才把人塞进护士培训班。
  做这一切就是为了让阮惜珍找一个金龟婿为他和儿子谋取福利,谁想到来了木家堡一趟,她竟然直接留在了木家堡。军区的张成达还和培训班的负责人打了招呼。
  算盘再次落空的阮为民气得半死,因此,阮为民恨上了白露,他一开始想着只是个山区大队的小工厂,随便找人就能收拾一顿。结果原本拍他马屁的人知道要搞的是白露后,都没了音讯。
  阮为民要难为白露,找的肯定是姚县基层的,而这些人都晓得木家堡和军区的供应关系。阮为民在云省省城确实有些权利,但跟几大军区比起来,那差远了。他们都在体制内,知道的消息比别人多,海上和南边的摩擦一直没有停过,木家堡每年往那边走大批药,这种时候,谁敢去找白露麻烦啊。
  这些人生怕阮为民连累自己,连马屁都换了人去拍。
  接连几次不顺,阮为民就调查起了白露和木家堡制药厂。主管经济的副主任和他有交情,阮为民给了好处询问了木家堡和姚县的上税情况,这一看不得了,一个山区小厂每年上税的数额竟然超过了省里的大厂。且才几年时间,这个厂竟然发展到连轮船都买得起的规模,那是有多挣钱?
  其实木家堡的税收之所以这么高,是因为她知道国家困难,也怕有人拿这个做文章。所以木家堡的税是实打实的挣了多少钱就上了多少税。
  大工厂虽然大,但也正是因为大,部门多才问题多。哪怕书记和厂长廉洁奉公,但也避免不了下面的人多报损耗、瑕疵等等手段为自己谋取小利益。
  这样对比下来,木家堡的税收才显眼。
  但阮为民不知道,在他心里,像这种集体大队的工厂,因为规章制度不全,定然是从大队长到小队长层层截利后才算收入税收的。
  他把木家堡的收入高估了好几倍,巨大的数额让阮为民心动了,恰好现在拨乱反正得厉害。他找的替罪羊和祸害了的人也不全是傻子,这些人的家人时时盯着他。阮为民过得不轻松,就怕哪天哪里出了纰漏,把自己给折腾进去。
  内心害怕的软为民想跑路,但如今去国外难,而且到了国外如果手上没钱没权,那日子过得有什么滋味,找一个投名状或者弄大把钱财,是阮为民目前最想做的事,他盯上了木家堡。
  阮为民在大会上就着日报表扬的事,提了木家堡制药厂的发展,认为以制药厂如今的规模,如果继续把管理权在大队上,会限制了厂子的发展,应该把厂子升级到省城直接管辖。
  现在还是集体经济时代,一切都是集体的国家的,这种事情很常见。一个厂子大了想要继续发展,就要升级,从大队管理变成公社管理,公社管理变成县城管理,一层层升上去。而大队对于这种升级是欢迎的。
  因为在升级的时候,上级会考虑大队的利益,往往会给出一些优待,最常见的就是工人工作名额。厂子在大队里,只能算工分算钱,但是脱离了大队,工人们就能真正拥有工作指标,变成铁饭碗,实现了阶级上的跨越。
  省里的领导们知道木家堡数额巨大的税收,自然也是心动的。只是因为有张成达司令打过招呼,大家没有去提这件事。但既然有人跳出来想去啃一啃这个骨头,他们自然乐见其成。
  万一这事儿成功了呢?那政绩和税收可都是肉眼可见的。
  但是领导们不知道的是,阮为民在出发的时候就收拾了积蓄和这些年暗地里存下来的金条,一起带了下来。
  他拿着省里的公文找到市里,跟市里武装部借了人,一行人避开了姚县县政府,浩浩荡荡的到了木家堡。
  黑子当上治安队长后成熟了很多,七八年时间,他和军区后勤的人、姚县武装部、公安大队都熟悉了,远远看见一群没有见过的人带着武装战士来,黑子感觉不对,立刻把人给拦下来。
  “我们是省政府的,这次过来负责木家堡制药厂升级省城直属管理,我是省里任命的厂委书记,阮为民。”
  阮为民拿出调令,他特意选了白露不在的时候来,又避开了黄文明,就是想先拿下木家堡。
  照他的想法,这事儿白露和黄文明可能会反对,毕竟自己做主和头上压着人是不一样的,要他,他也不乐意。而一旦升级后,黄文明就捞不到政绩了。
  但他认为厂里的工人们应该会比较开心,毕竟他们现在的工作可不是铁饭碗,谁能拒绝工作指标的诱惑呢。
  只要这些工人动心,他就能用最快的速度接手木家堡制药厂,钱也好,配方也好,到时候都是他说了算。听说木家堡还养着一尊太岁。有了这些东西,他到了国外才能逍遥自在。
  他也不是真的要管这个厂子,等白露回来了,如果她不放手,两人争执起来,那他的计划就更好实施了。
  可惜,阮为民低估了木家堡,一来就碰了一个钉子。
  “我们厂长不在,我不认识字也不认识你,谁知道你是不是土匪冒充的,反正你不能进去。真是政府有什么事,你叫黄县长来,我们木家堡是姚县管的,只认县里领导。”
  不仅如此,黑子竟然当着阮为民的面,派人去通知木家堡厂区和大本营,把门给关了,巡逻队全部上了城墙戒严。
  阮为民想不到一个山里的泥腿子有这么大胆子,颤抖着手怒骂:“你们木家堡是想造反吗?”
  “嘿你个死秃头!乱扣什么帽子呢!我们木家堡可是得过国家表扬的优秀工厂。你耳朵长着是拿来招风的吗?人话听不懂?队长说让你去找黄县长,等我们厂长回来了和我们厂长谈!”
  黑子身后的一个小子直接骂出来,厂长临走前交代队长的时候他就在旁边呢,不管发生什么事,先稳住,厂里搞不定的就找黄县长。
  阮为民本就是想避开黄文明直接把事情办了,哪里愿意。
  “这是省里下的文件,为身后跟着的是市里武装部的同志,这件事姚县政府做不了主。你们快点让开,否则都当反动派抓起来。”
  他想吓一吓黑子,但黑子哪里怕这个。
  “就算省政府的人也不能欺负老百姓,再说了你这凶神恶煞的带着人,根本不像自己人,土匪才是你这个做派。你要真敢硬来,我们木家堡的民兵队就敢把你们剿了去立功信不信?”
  黑子身后的小伙子如今已经看出不对,这个人根本不想找黄县长。肯定不安好心,他们肯定不能让这群人进去。
  阮为民倒是想让身后的同志开枪吓吓这些乡巴佬。他是代表政府来的,身后都是正规部队,一旦打起来,他定然会把反动这个名头按死在木家堡头上。
  可惜,市武装部的人也不蠢,人家厂长不在,他们不认识省里的领导,让当地政府介入进来,这是正常流程啊。这个阮主任为什么这么着急?
  他们可是人民子弟兵,枪口怎么可能对准自己人。
  于是武装部带队的队长直接驳回了阮为民的命令:“木家堡的人说得也有道理,厂长不在,农民同志不认识文件,咱们确实应该先去和县政府县武装部交接,由他们带进来沟通。”
  想了想,这位队长还暗搓搓的加了一句:“咱们是我人民服务的,不能独断专行。”
  制药厂在姚县,姚县发展得好,他们作为上一级部门也脸上好看,直接升级到省城管理,跟市里可就没有关系了。
  因为武装部的不配合,阮为民被气个半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