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72节

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72节

  种种迹象表明,阮为民要跑!
  省里调查部的同志们觉都没时间睡了,阮为民的直觉是对的,省里确实在暗地里对他进行调查。这次他能顺利去木家堡,也有知情的几位领导想先把他调开方便调查的意思。
  谁知道这人竟然想跑,那他们就得加快速度。
  阮为民在接到通知后买了一张回省城的车票,但他同时也买了一张去往云省另一个城市的车票,那里虽然没有火车,但是有班车去往隔壁贵省。
  梁振兴和公安局的同志在人上车后拦住了车子,抓到了企图逃跑的阮为民,从他随身携带的三个包里搜出大量的黄金,还有一些小巧精致便于携带的古董,数额大到够枪决了。
  省城的调查小组们也不逞多让,很快就查出来阮为民陷害忠良、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的一些列事情。
  梁振兴把人交给公安局的人以后,便回木家堡跟白露汇报情况。
  “干得漂亮,难怪张司令舍不得你,确实厉害。”白露也没想到这么干净利索的就把人给解决了。
  “这是剩下的经费。”梁振兴对于表扬这种事习以为常,拿出口袋里的钱交给白露。白露让他去调查并不是让他孤军奋战,而是给了他五百块钱让他自己找人。
  梁振兴叫了几个战友,调查加抓捕用了八天时间,吃饭住宿加一些必要的支出,几人一共用了94块钱,还剩下四百出头。
  白露接过来,抽出三百块递过去:“这是奖金,你们自己分配。”
  见梁振兴愣住了,开口道:“木家堡的规矩便是有奖有罚,这次的事情不是你分内的工作,你接受了并且完成的很好,当然要奖励。
  除了金钱奖励之外,厂里会给你提供一个家庭宿舍,抽空把老婆孩子接过来吧,军嫂不容易。”
  白露也是前几天在食堂碰见了刘猛老师,闲聊起来才知道梁振兴每天只睡几个小时,下班后便去林子里打猎采药,每天干到凌晨才回宿舍,猎回来的东西舍不得吃,全部留着要寄给老婆孩子。
  这个男人为了兄弟情义放弃了工作和安置金,这对于独自在家里操劳的妻子和孩子来说肯定是不公平的。这个时代,一个农村出身的人放弃一个政府提供的工作机会,那和放弃跨龙门没差别,但他也没有觉得天经地义,在用最大的努力去弥补家人。
  每个人的行事方式不一样,对方的家事白露不好发表意见,但对方是个人才,白露不介意伸一把援手。
  梁振兴听了白露的话,愣了好久,最终还是接过了三百块钱,说了声谢谢。
  他这个人恩怨分明,当初刘启在战场上救过他一回,两人便是生死兄弟。刘启牺牲的时候梁振兴在执行任务,任务完成后他受了重伤,临退役前才知道这件事。可那会儿钱已经被刘家人花完了,梁振兴想不到更好的办法。
  他不是不知道这样做对不起老婆孩子,只是他觉得还活着,以后还能干活能养活老婆孩子,刘家的几个小丫头如果继续在那个家里,早晚被磋磨死或者被卖彩礼。他给他们盖了房子,和刘家分了家,又嘱咐了当地武装部的同志帮忙看着,这条命的恩情,便算是还了。
  毕竟这是拥军的时代,村里也只是普通人,对于烈士遗孀,大部分人是宽容的,大队上也在第一时间给刘启的妻子安排了轻松工分高的工作。只是这是来自于家人的欺凌外人没有办法,甚至正是由于这种家人的欺凌,才会引起外人的欺凌。
  把他们分开了,不是一家人,刘家便不能打着家事的旗号继续作恶。
  这件事伤了妻儿的心,梁振兴拼命的想弥补,他原本计划攒些钱,再活几个月就去租宿舍把她们接过来,一家人好好过日子。
  没想到厂长给了他这个福利。梁振兴只说了谢谢两个字,却把这份恩情记在心里,前半生他属于部队,后半生他便属于木家堡制药厂,只要厂里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他必定用毕生所学,为厂里鞠躬尽瘁。
  作者有话说:
  第137章 这是仙草!
  沈建元等人到了木家堡后白露就遇上了工人罢工这事儿,这些天都在忙,是白晨和白霜帮着安置他们。
  白晨原本想把他们安排进厂的,但沈建元在知道厂里的招工制度后便拒绝了:“我们是亲人更要帮露露守好规章制度,既然有考试制度就去考,考不过就去种植基地,这种药材的活计不比在家轻松?”
  他是长辈,这样说了其他小辈也不好说什么,他们都拎得清。白露兄妹带他们过来,给他们提供了房子,还准备了衣服被褥、够吃几个月的粮食,这已经优待照顾了。
  白晨和白露急着要去上学,聂城一家也要跟着去京城一趟,白晨便请了木月黑子他们照应沈家人。
  第一次考试的成绩非常不理想,沈家大部分人都留在了种植基地,不过就像沈建元说的,在种植基地也比在家强几倍。云华才从学校里找了个成绩好的学生,私下给他们补课,沈家人心里感激,干起活来更努力了。
  等白露这边忙完的时候,沈家人已经熟悉了周围的环境,有了何北平这个社牛,他们很快认识了周围的邻居和工友,完全融入了木家堡。
  亲人们这样努力,白露也高兴,任由他们发展。不过考虑到何北平的亲和力及砍价能力,恰好北平这次考试是几人里最好的,过了厂里的及格线,白露把她分到了销售部,让她跟着学习。
  阮为民的事情虽然给厂里带来了波折,但也不全是坏的影响。
  沈家人和退役军人的到来,让厂里的员工们意识到一件事:他们并不是不可替代的,制药厂的福利好,有大把人愿意背井离乡的过来,而他们能进厂确实就像白露说的,是因为知青的身份。
  而提起知青的身份,就不由想起遍布在祖国大江南北其他知青的遭遇,她们能拥有现在的一切,不过是因为他们运气好,刚好和白露在一个地方下乡。
  尤其是老知青们,他们惊觉,这才多少年,他们竟然已经忘记了白露来之前的日子。回想之前的沉默和心里的嘀咕,不识好歹,人心不足,说得不就是他们吗?
  愧疚弥补也好,害怕被放弃也好,厂里再次卷起来,加班的学习的,效率和质量都比之前提高了不少。
  而新进来的战士们看着老员工这么卷,他们可曾经是军人啊,哪能输给群众,这群人卷起来那真是不得了,效率杠杠的上去了。林市来的沈建元他们一看周围的人像打了鸡血撕的工作,作为亲人,他们可不能给白露丢面子,也跟着卷起来。
  这一卷就卷到了三中全会结束,改革开放的浪潮袭来。
  这个时候的木家堡,白露和木月正领着人和老虎在峡谷收完黑玉草。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峡谷里但凡能生长黑玉草的地方都种满了黑玉草,又因为黑玉草用量小效用大,所以木家堡制药厂现在不仅不缺黑玉草,仓库里还有大批炮制好的存货。
  止血药和虎杖液不需要再抠抠搜搜,但白露并没有大肆销售。对于民间出售,白露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购买流程,每一位购买者都需要留下个人信息,一个月购买两支药以上需要提供赤脚医生的签名方子,三支以上则只能到医院,医生根据病情来开药。
  但在军区这边,制药厂则保证了前线的药物充足。
  如今白露仓库里的粮食布匹等生活物资早就偷渡出来完了,仓库里全是黑玉草的种子和根茎。木月他们都知道白露藏了大量的种子,但是白露不说藏在哪里,他们也不会问,只是私下猜测白露是不是在山里弄了一个仓库,只有她和老虎知道。
  而木家堡的药材基地,也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东门这边,从制药厂新厂区到牛宝山的所有山林,都种满了药材。因为其他地方每年都有大批药材卖过来,导致药材过甚,木家堡这边,凡是能多年生的药材,白露便不再采摘。
  在踏雪接管了西门后山林之后,白露也没有放过西面山林的发展,如今这一片到种植黑玉草的峡谷之间的山林,大片大片都是五年以上的三七、重楼、天麻。
  单论这些药材的价值,木家堡比整个姚县还要富裕。
  清明后,在鲁丽华和钟平带着种植基地的员工们移栽完今年需要补种的药材后,包产到户分田地的浪潮终于在全国席卷开来,各地的大队都在开会,队里开、公社开,商讨大队接下来要走的路程。
  眼看时机到了,白露给张成达发了一封邀请,请他亲自到木家堡来一趟。
  张成达带着警卫员跟着运输药品的车辆低调的到了木家堡,白露把黄文明也请了进来,张成达这边还没和银花奶奶续完旧,便被白露带着进了峡谷。
  张成达如今六十多岁,去年刚刚晋升上将军衔,黄文明早就可以升职了,但是随着前些年木家堡制药厂的止血婲药和虎杖液等药流通全国所有军区之后,中央那边便给他下达了命令,让他继续留在姚县,所以他的级别升了又升,却还是县长。
  这两个人,都是能把消息传递到国家上层的人。而黑玉草的消息,需要的就是直达天听。
  除了木家堡的这些厂里要自用的,白露从来没有想过要把黑玉草完全掌握在手里,黑玉草的价值是有历史验证的,等改革开放和其他国家通商后,这东西完全可以成为大杀器,为国家换回来更多他们需要的东西。
  “你这是在山里藏了什么宝贝呢?还得我们亲自去看。”张成达眼馋的跟在踏雪后面,看着毛光水滑的白虎给白露当坐骑,心痒得很,时不时摸一把老虎,还不忘好奇。
  踏雪这些年被摸惯了,也不搭理他,只是加快了脚步。
  张成达和黄文明都不是傻子,白露最初用太岁来迷惑大众,他们也信了。但两人都清楚木家堡药品的出货量,就算太岁这东西养着可以持续再生,但也不可能支撑这么大的出货量。
  白露掩藏了最核心的秘密,这事大家心里都有数,而如今白露带着他们进山,两人心里也有隐隐的猜测。
  “等到了地方,您就知道了。”
  这些年照顾黑玉草的村民们早就踩踏出来一条路,几人花了半天时间,到了黑玉草的生长地点。
  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黑绿植物,张成达猜到,眼前的东西就是白露想让他们看的,但是他不认识啊,只能示意白露解释。
  白露摸摸踏雪的头,让它去找兄弟姐妹玩,弯下腰拔起一株药材。
  “张叔您是抗战时期的老战士了,有没有听说过一件事?在抗战时期,倭寇出动了大量的人力盗取了我们国家很多药材,其中一味因为太过珍贵,他们在盗采移植后,采取了毁灭计划。”
  “这是仙草?”张成达惊呼出声!激动得几乎拿不住手里的水壶。
  他怎么会不知道,当年这事儿在军队里几乎人尽皆知,甚至有首长在战前拿这件事来激励士气。那可是传承了几千年的仙草啊!百年前的欧洲,一旦有含仙草的药品出售,那必然是要上拍卖行的,富豪们愿意为了这来自东方的神秘仙草一掷千金。
  他还知道,不仅倭寇盯着仙草,在更早的战争时期,那些联合而来的列强也盯着这东西。
  只是仙草不能承受极寒,像北方那些冬天连日下雪的地方无法存活,仙草都掌握在躲藏在南方大山里的杏林世家手里,他们才没得逞。
  他早该想到的,迅速止血、皮肉再生这些功能,不就是传说中仙草的功能吗?
  “对,这就是曾经被倭寇毁灭了的黑玉草,也就是仙草。我当初偶然发现的时候,只有一小片,经过这些年的培育才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前些年的环境您也知道,我藏着黑玉草不敢声张,就是因为这东西经不起折腾,我不敢去赌。
  但现在不一样了,改革开发的政策很好,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咱们国家来,那些西方的工厂确实能改变世界,给大家带来富足的生活。可用时也会带来大量的污染。
  只是张叔,黑玉草生长的环境极为苛刻,纵然我手里有再多的种子,但木家堡这一片,已经没有适合生长的地方了。我想让能生长黑玉草的地方都长满黑玉草,但这太难了。
  这东西的价值您知道,不止倭寇,就咱们周围这些国家,但凡听过黑玉草名声的,有谁不觊觎呢?”
  “你舍得?”张成达秒懂白露的意思。
  说是找其他地方,可这东西如果由官方去找地方种植,那就和白露关系不大了。如今包产到户闹的轰轰烈烈,如果白露自私一点,完全可以等大家分完田地之后根据古籍记载去全国各地承包土地,把黑玉草牢牢握在手里。
  “大当家跟我签过协议书,木家堡制药厂的股权从来不在木家堡大队,而是在我手上,这事儿木家堡核心的人员都知道。张叔,姚县这个药材大本营是我从无到有亲手打出来的,我需要它的归属权一直在我手上。”
  “你这孩子也太大胆了!这事要是前些年被发现,你想过后果没有?”张成达严肃起来,惊出一身冷汗,木家堡制药厂可是在运动最激烈的时期创办的,要是当时被捅出去,那可是没命的事啊。
  “因为这是木家堡,我才敢这样做啊!”白露笑道,从最开始的试探到后来的绝对信任,她和木年木月之间,是相互成就的。
  “也是,这可是木家堡啊。”张成达想到了昔日的那些兄弟,眼红着叹息一声。
  “你放心,我和小黄亲自跑一趟京城,帮你把这消息传到大领导那里。”
  孩子有私心,这是好事,这事儿汇报上去后,牵扯的不是一个两个人,而那些玩政治的人和他们不一样,脑袋瓜子里想得贼多!白露要是什么都不要,他们反倒要怀疑白露这些年都藏得紧紧的,在这个关头舍出来的目的。说不定还会有人以为为借口来质疑白露。
  木家堡的这些山林土地归属权在木家堡,既然木家堡的村民都愿意,那关其他地方的人什么事。制药厂又是人家一手创办的,没有花政府一毛钱,反而上交了大笔税收解决了知青的安置问题,厂里福利连省城的工人都羡慕,这样的工厂,跟以前的资本主义压迫工人是不一样的。
  张成达以为白露只是让他带几株黑玉草和种子走,没想到白露直接给了他几大箱资料。
  等张成达和黄文明两人一路颠簸,把这些资料送到大领导眼前的时候,经历过大起大落,一向沉稳的大领导都忍不住露出了惊奇的神色。
  第138章 影响全国的资料
  白露让张成达带上来的,是关于姚县未来的规划。
  “这份东西,看似说姚县,说仙草,但又不只是说姚县说仙草啊。”
  大领导看完后感叹一声,递给周围的人:“都看看吧,一个二十多岁的小朋友,能有这样的前瞻性,后生可畏啊。”
  白露这份计划是关于中医药、环境、走私的。
  毕竟她两辈子都是当医生的,其他的经融啊建筑啊互联网啊她是一窍不通,模棱两可的认知说出来搞不好还会误导人走弯路。
  首先是中医药,运动时期,中医受到打压,被打为封建迷信。白露带来了一箱子简略的病例,从疗养院的病人到这些年去木家堡求医的疑难杂症,治愈后这些年的身份状况。
  还有去痹丸、虎杖液、止血草等等药品在军队、群众里的使用情况及反馈。
  这一分资料能有力的破除“中医无用论”,并且阐述了如果任由“中医无用论”继续蔓延,有可能造成的危害。一旦盲目的追求西医西药,而大部分西药专利掌握在外国人手上,以后便会被外国人扼住喉咙。百姓们只能用外国人的高价药,这是很可怕的。
  当然,白露在报告里对于西医的手术治疗也给与了肯定,支持国家派优秀的学生学习西医的技术。
  环境这一方面,黑玉草的生长环境定然是要提的,但不止黑玉草,其他草药的生长,也需要良好的环境。
  为了论证工厂排放不合格对于环境的污染,白露花费多年时间,派人记录了云省两个烟草种植大县近些年越来越干旱的情况,还有钢铁厂、化肥厂、织染厂附近村庄、森林、植物的生长情况。
  实打实的数据和周围医院的接诊率与其他少工厂地区的医院接诊率相比,存在污染工厂的地方,群众患病的几率要高出一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