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83节

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83节

  赵正驰简直要吐血,这些人嘴巴一张一闭倒是说得轻松,一家两千块!姚县这么多人家,就是把他卖了他也拿不出这么多钱啊!
  作者有话说:
  刚刚包产到户分地的时候我们那边是按照人头分的,只要出生了就有。我家一亲戚离婚了就是自己搭了个棚子种自己的地,然后攒着土基请人盖房子,后来也嫁村里。
  第155章 国家爸爸撑腰
  如果警示能控制住人的贪婪和欲望,那么世界上便不会有那么多犯罪行为发生。
  虽然白露和县政府用了很多手段来对抗赵正驰釜底抽薪的行为,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很多人选择了铤而走险。
  从木板厂、家具厂开工之后,便有胆大的村民不断试探着政府的底线,他们先是砍伐了房前屋后和地边上的树木去卖,尝到了甜头之后这些人把手伸向了山林。
  拿到了钱的人被眼前的利益迷了眼睛,听不进去任何人的话,谁劝打谁。离婚这种事对于他们来说完全没有任何威胁,甚至有几家人,全家人一起砍树,妻子比丈夫还积极,但在丈夫拿到钱后,主动提了离婚,娶了年轻漂亮的媳妇。
  白露便是在这个时候动起来的,合同上写的违约并不是没有种植售卖药材,而是“人为破坏药材生长基地”。在他们伸手向林子的时候,便已经违约。
  白露直接向法院提起上诉,而这会儿刚刚改革开放,许多百姓连报警都不敢,更别提去法院打官司。法院这边并不需要像后世一样需要排队等许久。
  有合同在那里,种植户们很快败诉,他们需要赔偿白露巨额的补偿金。但能铤而走险的,大多都是手里缺钱,他们根本就没有钱来赔偿,强制执行虽然需要时间,但山林作为合同争议的地方,直接被法院勒令不许动工。
  不信邪继续砍伐的村民们直接被武装部的同志逮捕了,知道公安局抓人了,村里那些观望的,迫不及待的人才反应过来。
  木家堡不是随便说说,他们来真的。与此同时,这些人家里在木家堡上学的孩子全部被退学了。
  白露并不想把大人之间的争端波及到孩子,但是她如果不这么做,根本控制不住事态。
  刚退学的前几天,孩子们可能还因为不需要上课而暗自高兴,可农村的孩子哪里有能闲着的,田地里的活计都需要他们去干。而有些游手好闲的好事者甚至还打趣他们从前途光明的工人变成一辈子要当农民。
  受不住这种辛苦的孩子们想起了校园里的生活,在那里他们住着墙壁刷得雪白的房子,吃着荤素搭配的可口饭菜。学习虽然辛苦,但是课后他们可以和同学打篮球、乒乓球、踢足球。
  这几年,他们的学长学姐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进去了军队,还有一些去其他医院做了护士。就算成绩最差的,也进了隔壁工厂,在那里,一样有良好的宿舍和食堂,厂里工资福利好得全国人民都羡慕。
  他们念过书,明事理,知道毁了这一切的源头,正是他们的家人。
  “你们为什么非要和白医生对着干!我恨你们!”
  孩子们发泄出来的情绪遭到了父亲的痛打,这个时候的很多人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计划生育才刚刚提出来,还没有大面积普及,他们的孩子多,许多人接受不了孩子挑战他们的“父权”。
  都说为母则刚,任何时代都不缺少为了自私自利的父母,但相对的,任何时代都不缺可以为了孩子付出一切的母亲。有些本来还在犹豫或者一时之间被利益所蒙蔽的母亲们,这回真的站出来。
  于朝阳在这个时候提离婚的,她不仅离婚还向村委、镇政府、镇妇联提出请求,要求分割财产。
  她想离婚很久了,在她的心里,从来没有把那个**犯当做丈夫,但是她当时怀孕且没有容身之处。所以她选择了妥协,选择了以暴制暴,打服了夫家来生存。但和那个男人生活的每一天,都让于朝阳觉得恶心。
  于朝阳忍受不了这一家人,这一家人又何尝不是呢?他们根子就是坏的,这些年只是被折腾怕了。赵正驰和他家有亲戚关系,答应过他,卖木头的钱会到最后一笔给他们,他带着父母拿着钱去其他地方生活。
  所以他是激进的那一派,现在人还在拘留所。
  于朝阳离婚手续办得很快,她下乡后户口在这里,母子两名下都有土地和山林。
  这起离婚案广受关注,于朝阳本就是妇联主任,村委的人员是赵睿德倒台后上来的,与赵家关系都不好,哪怕他们也动了心也想卖树,但不会明着去违反政策和于朝阳撕破脸,于朝阳的宅基地很快分下来。
  她一边请人盖房子,一边和木家堡再次签订了种植合同,她的孩子又从新回到了木家堡上学。
  这就像一个魔盒,先前女人们再闹,很多男人都不在乎,因为他们觉得这些家产都是他们的。但是于朝阳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房子是你的,但土地和山林不是,那是国家分给每一个公民的,任何人都不能剥夺。
  他们很多人确实不怎么在乎媳妇,但大部分人还是在乎孩子的,而且卖木头的几万块是按照户籍来算的,一大家子人,如果女人和孩子离婚分走了,剩下的他们还要和兄弟侄儿们分,算下来一个人能分到多少?
  六七千块钱,真的值得他们抛妻弃子绝了后路去干吗?还有木家堡的赔偿金,不给要坐牢,给了之后这钱还剩下多少?
  村民们暂时安分下来,但他们并没有死心,明目张胆的砍伐变成了盗采,时间到了9月份,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上,黄文明代表提出了森林属于国有,任何集体和个人砍伐都需要申请审批的建议,这条建议被参会代表们全员通过,并以广播、日报、电视新闻的形式广而告之,林业系统内正是发了文件下来。
  姚县这边,李县长这几个月做思想工作做得喉咙冒烟,心里憋了一股子气,一接收到通知,便着急县城所有部门、各镇书记、镇长召开了会议,要求把这件事落实下去。
  武装部、公安局、民兵队的同志们被调动起来,封山、抓人。
  白露感受到了国家爸爸撑腰的感觉,国家爸爸一出手,比她这几个月的计划都有效果。
  赵正驰的木板厂和家具厂倒是没有被关停,但李县长直接在厂门口设了一个关卡,有持/枪的公安们守着这里,凡是售卖的木材,都要登记砍伐地点和砍伐人。
  属于村民的自留树可以售卖,而说不清来路的树木,一概认定为滥砍滥伐,木料没收,人也要扣压。
  不仅姚县,所有生长黑玉草的县都来了这么一套严查。
  这些县城的百姓不是没有意见,但是他们怎么闹?国家并没有限制他们卖自己种的树,而山林原本就是属于国家和集体的。
  现在全国还有许多百姓都吃不饱穿不暖,不晓得多少人羡慕他们能签约种药材,农村人均月收入比城里还高。就这样了他们还想闹,在其他地区的百姓眼里,那就是他们不知足。
  赵正驰颓然的坐在院子里,听着儿子在屋子里砸东西和门外那些吵闹的声音。
  这群人在听说能挣钱的时候把他捧上天,现在又来怪他害得他们妻离子散,简直是笑话。在赵正驰看来,造成这一切的明明是白露和偏袒她的华国政府,他是确实是想带着赵家人发家致富的。那些树就长在赵家村的山上,他们是赵家村的人,凭什么不能砍。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赵正驰看来,如今贫穷的姚县确实没有留下来的必要,他挣了钱会去其他城市投资建厂,这些村民们跟着他去当工人怎么也比在这里种地好。
  白露那一套水土环境保护的理论在赵正驰眼里就是无稽之谈,他认为白露是自私自利,为了让老百姓们留在农村给她种药材才搞出这么个说法来。
  但赵正驰怎么想都没用,在这件事上,政府是支持白露的。黑玉草的价值太大了,谁也不敢大意。
  且木家堡制药厂对于国家来说是不一样的,这几年和国家合作的外企越来越多,尤其是药品行业,那些来商谈的一开始叫的价格都贵上天。
  正是因为白露姐妹不断的研发新的药方,有太多的药品他们不需要使用西药,那些公司才会主动降价。制药厂的价格亲民,比国药厂的都低,税收高,工人福利好,还热爱做公益,这样的企业,国家就算是给他们撑腰又如何?
  工厂开不下去,赵正驰的投资打了水漂,且因为他的鼓动,那些带头的人进了拘留所又和家里闹翻,都要找他算账。父子两个在姚县的名声彻底臭了。
  赵正驰也怕那些穷途末路的人跟他鱼死网破,姚县如今别说做生意,待都待不下去,他只能卖了资产离开。
  但姚县是靠着木家堡制药厂发展起来的,制药厂在这里一家独大,虽然百姓们的收入普遍高于其他地方,但没有多少富豪,买得起这几块地皮和设备的,只有外面的富商和白露。
  一个成功的商人在做生意之前必然会调查一番,姚县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官方的态度在那里,谁也不想来当傻子。
  赵正驰再次陷入了两难,要么他摆烂,把厂子和机器丢在这里吃灰,要么以极低的价格卖给白露。
  如果赵正驰再有钱一点,他宁愿选择摆烂,留着地皮在这里等以后再次卷土而来也不会卖给白露。但他不是,他如今的流动资金都在这里,一开始就是想挣快钱的,一旦摆烂,但凡出点意外,他在港城和珍宝岛的产业也会受到影响,那些企业还欠着银行贷款,一旦出问题,很容易破产。
  为了不走到绝境,赵正驰只能咬碎银牙,把土地和机器低价出售给白露。仅仅是地皮和机器钱,他就亏了三成。
  这一波,白露成为最大的赢家。
  第156章 天价违约金
  赵正驰这一波操作,亏损的不仅仅是他自己,还有那些被他蛊惑的人,尤其是赵家村跟他血缘亲近的后辈们。他们信任他给他打头阵,几乎都跟木家堡解约了。
  赵正驰承诺会带着他们发财,会带他们走。他倒是也想带着走的,不管这个人怎么坏,但他确实想拉拔亲戚。
  可是这个时候想去港城哪有那么容易,要办的手续一大堆还得找关系,且年轻人他可以带走,那老老小小怎么办呢?
  最后赵正驰只带走了十几个子侄,留下十万块钱给这些亲戚分。十万块钱看着很多,但赵家几十户亲戚分下来,都不够他们赔偿给白露的违约金。
  他们和木家堡解约,一心跟着赵正驰干,和木家堡撕破脸脸皮,现在厂子没了赵正驰不带他们走,没了固定收入不说,有几户人家还和妻子离了婚,妻子和孩子分走了一部分山林土地,而他们自己却没有收入。
  刚刚离婚的时候这些人还很嚣张,心里憋着一股气找媒婆想娶个年轻漂亮的。姚县日子过得好,确实不愁娶,但三四十岁的二婚头想娶二十岁的黄花大闺女,除了卖女儿的人家和冲着钱来的,正常女人谁愿意嫁。
  正谈着呢,那边晓得了木头卖不了的事情,有些反悔有些加彩礼,着实闹出了不少笑话。娶回来的日子也不好过,村里倒是留了集体地等着分给新生儿和新嫁娘。但山林因为种植药材的关系,一开始便分完了,只有人口死亡以后才能在收完当年药材后收回来,且按照大队自己的村规民约,这个排队的顺序是先分给新生儿,后分给新媳妇。
  日子好过起来之后,村民的寿命也会延长,现在各村都有新生儿没有分到山林在排队,这些新娶回来的媳妇不知道要排到猴年马月。
  最让这些村民们难受的是,制药厂倒也不是不收他们的药材,但是没有签约的和签约的这价格不一样啊!更别说各项福利了,这样算下来,简直亏大了。新娶进门的小媳妇知道卖不了树孩子还不能免费上学后,一个劲的闹,让他们和木家堡服软。毕竟嫁个二婚大叔本就惹闲言碎语了,这要是里子也丢了过得还不如同龄的小姐妹,那不是亏大了吗。
  “叔,您可是咱们的支书,不能看着大家伙儿落难啊,您跟白医生熟,帮我们说说情吧,我们以后肯定听话好好种药材,不闹了,再也不闹了。”
  “是啊,孩子们在县城学校不习惯,又是打架又是逃学的,回家还冲着我们大呼小叫,再这样下去这个家就毁了啊。叔,你不能不管啊。”
  赵家村的支书看着这群又哭又闹的人就头疼。
  “先前老子嘴都说破皮了,你们一个个的有听我的吗?是谁骂我杂姓人把我撵出来的?赵小芳你现在哭,冲着我泼水的那会儿咋不哭。这制药厂又不是我开的,你们自个儿不听劝整成现在这样子我有啥办法!”
  想起之前镇长县长带着干事们来劝,一个个的嚣张气焰,支书们都生日,丢人的可是他们!
  支书们说是这样说,但最后还是找到了白露这里来。
  “白医生,要是我不当这个支书我也不乐意来,这些二愣子能有今天他们就是活该。只是到底坐着这个位置想的事情多,只能厚着脸皮来找您一趟。
  这些人现在在村里是人嫌狗憎被笑话,见天扎堆喝酒,三天两头吵架闹矛盾,我啊就怕他们一下子想偏了,直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或者干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连累别人。”
  凡是当村干部的,最讨厌的就是这种又作又偏激的人,有些渣滓的脑回路普通人根本无法理解,比如那种自己挣不到钱不想活了去拉无辜者做垫背的。
  白露也考虑过这个问题,其实对于村民她没有想象中生气,人性多样,追求利益本就是许多人的本性,普通人想暴富过好日子这也不是什么大罪,但是白露也不能什么都不做。
  “既然支书们都来了,那我也不能不给大家这个面子。合同可以再签回来,但是为了避免这次的事情再发生,他们的合同违约金会设置到一百万,以后再次和木家堡合作的农户,违约金都会设置到这么高。”
  “这,这是不是太多了?”有人被这个一百万吓到,一百块对于他们来说都很多了,这一百万简直吓死人。
  “违约金这个东西原本就是一个保险,咱们的合同里把所有能涉及到的天灾人祸都给想到了。大家跟我们合作,享受了免费的教育,最低的医疗,甚至公司每年还有各种援助,总不能不给我们一个保证吧。这次的事情,不就是因为违约的成本太低才引起的吗?”
  白露自认为她设置的福利对得起所有人,别的不说,就说前年洪涝,梅子树那边发生山体滑坡,十几户村民的林子被波及,当年的药材颗粒无收。
  厂里知道这个情况后,不仅从巡逻队里抽了一队人去帮助他们清理滑坡山林,还每户发了一百多块钱的慰问品,后又免费发放了药材种子。
  他们只是合作关系,别说全国,怕是全世界都找不出她这样的老板了吧。她确实把这些村民们留在村里种地,但是她也给了最好的保障,比如木家堡学校,因为优渥的工资,如今有不少大学生来应聘。大学生教小学生在后世很正常,可这是八十年代,高考刚刚恢复,全国多少大城市的中学老师都还只是高中毕业呢。
  这些孩子出息了考了好大学去城里,要接父母去,那他们的山林也是可以租给同村人的。白露并没有限制他们飞出大山的机会反而给了他们助力。
  药材价格随着生活水平每年都上涨了,她做到这个地步凭什么不能给自己一个高保障?
  白露态度坚决,支书们也知道这是唯一的办法了,只能回村后把这事儿告诉那些违约的农户。
  一开始确实不少人都炸了,那可是一百万啊,几辈子都挣不来的钱!万一这家具厂以后还能开起来或者木头还有其他销路,他们签了这个也与他们毫无关系了。
  这些人自然不想签,但这会儿着急的不是白露,她那么忙呢,因为这堆事情,霜露那边好几项原本要她去处理的事情都交给白晨了。
  赵正驰虽然给白露找了一堆事情,但白露也拿到了好处,霜露的工厂一直和制药厂在一块儿,如今有了这三块地,白露便打算拿出两块来建厂,把霜露分离出来。
  还有学校的孩子们,现在每年都有不少毕业生,有些孩子虽然考不上大学,学医方面也不足以进入医院继续学习,但是其中也有不少人按摩、推拿、拔罐这些学得不错,放到工厂里做普通工人太可惜了,白露打算把剩下的一块地拿来建养生馆和美容院。
  姚县这边交给了陈业华来负责,他如今手下有不少人,也不必凡事亲力亲为。白露把美容院这边的设想和手法教了他一遍,他便能自己找到适合的人来负责。
  白露则和运输船一起,带着赵正驰运过来的机器去了林市。
  不得不说,赵正驰这人做生意确实挺顾及亲戚的,如果是一个正常的商人,绝对不会在知道姚县有黑玉草生长基地之后,还跑到这里来办木板床、家具厂和造纸厂。
  桂省林市这边多适合啊!
  云省缺水,山林里的树木生长得慢,林市呢,这里雨水充沛,有大片大片的速生林。虽然速生木压出来的木板不如名贵树木结实,但是这东西便宜啊!对于眼下穷得一个箱子传三五代的老百姓来说,漂亮便宜的家具不正是他们最需要的吗?
  白露曾经答应过沈家村要在这边建厂,所以哪怕林市没有黑玉草生长,白露要在这边建了药厂,如今在这边负责的人是和白晨一起在知青农场待过的明霞。
  这位小姐姐哪里都好,就是太长情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