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百合>苏州河> 第1章

第1章

  [gl百合] 《苏州河作者:景咸【完结】
  简介:架空民国/年龄差5岁,清冷斯文留洋小姐/隐忍柔弱琵琶女
  姜折第一次见相宜,相宜才十五岁。
  留洋回来的姜六小姐破天荒第一回踏足秦馆街,花了五十块大洋包了新来的弹琵琶的小姑娘两年。
  秦馆里都是伶人,相宜的第一个客人是个女人。馆主说她运气不错,无需担心肚子里会留下祸害。相宜后面却想,若是能有法子让姜六小姐留下来,有个孩子也是好的。
  姜六小姐太过周正,为人周正,做事也周正。除了在秦馆,在相宜面前。
  软榻温香,十二点的时钟响了。相宜枕着姜折的手臂,按下床头的响铃,“您今夜...还走么?”
  姜折微哑:“你刚才...有点过,我暂时走不了。”
  相宜抿唇,忍住笑。走不了才好,一直走不了才好~
  ——…——
  民国二年,相宜抱着琵琶走进秦馆,为了一碗饱饭。
  民国二年,姜六小姐走进了看不上的秦馆街,花了五十块银元买了她两年。
  她跟不上姜六小姐的步子,她没去过美利坚,不认得太难得字,走不出秦馆这条街。
  姜折来时,她总给她弹琵琶听,瞧她的手指握着钢笔,在纸上奔忙。
  姜折不会永远在苏州河旁听琵琶女弹心事,她就等。等她回来,问上一句:“你愿意,再听我弹一曲苏州河么?”
  ————
  内容标签: 因缘邂逅 天作之合 民国
  主角视角姜折互动相宜配角秦孟乐和瑛裴婉
  一句话简介:你愿意,听我弹一曲苏州河吗?
  立意:总有些情爱可隔山海相见
  第1章 (一)
  世人皆道,苏州河一曲,缱绻缠绵,指到轻柔,五弦琵琶,宫商角徽羽,轻拢慢拈间,走近了近代那段人人困苦,封闭又开化的,困顿又最接近黎明的时代。
  民国二年,苏州一镇,有伶人相宜。
  她与她五弦琵琶,总是动人。第一次在这个镇子上出现,是在镇中有名的馆子里。这馆子里啊,都是些男人女人的。男人们呐总长手长脚,撩拨了这里又动那里。
  女人们的,有这样的也有那样的。相宜算是个别样的。据说她的家中,祖上一脉都是制作乐器的匠人。她带着入馆子的五弦琵琶,是位亲人的遗物。
  五弦琵琶,宫商角徵羽,那个时候到哪里都是惹耳朵。
  十五岁的相宜,是为了几碗米饭走进的馆子里。
  她眼里原是无物,都说走进了馆子的女人哪有什么好的出路。出路比起活路,便显得不太重要了。
  一碗米饭下去,相宜噎得直打嗝。她抹着眼泪,放下碗筷,有些费劲的开了屋子的窗户。
  这屋子里可说是“华贵”了。原先的日子里,可没见过这样的屋子。里头还有花儿的香味儿。她嗅不出来是什么花香,似乎满鼻子都是饭菜的味道。
  开了窗子,外面的小雨夹着雨中的泥土气滚进窗子里。饭菜的味道才算是散了。
  相宜看着窗外,不合时宜滚下一行泪来。
  泪水还是抹去了的好。等视线清晰起来,她才发觉,窗外一侧还有小门,门外是个二楼的阁楼台子。临水,临河,雨中美得像个遮住了面容的姑娘。
  她抱着琵琶,跑着去了外头的阁楼台子。
  她指甲不大平整,食指上还有污泥夹着,指尖流动起来的乐声混在雨里,才是跳动的,有生气的。
  唱词说:“人生得意须尽欢,折不断,两相难......”
  桥洞下驶过一乌篷船,不知何时停在河中。船夫撑着竹蒿,站在船头,仰头望着临河的阁楼,即便看不着人,也看得认真无比。
  “姜小姐,您可知道这曲子是什么弹得,真好听呐。”船夫感叹起来,朝船里问了一句。
  姜折拂开小船的遮帘,视线也飘上二层的楼阁。
  她嗓音柔柔,肖似江南之水,婉转之音,“琵琶。大约是五弦的。”
  船夫愣了愣,“嘿嘿,老头子不懂,不识字啊哈哈哈!”
  姜折点点头,“不识字也能听懂曲子的。”
  “小姐说得是!哈哈哈!”
  这曲子,是一支旧曲,如此悲藏其中,倒是不知弹奏之心有什么伤心的事儿呢。
  鬼使神差,姜折取出身旁的油纸伞,拂开帘子,出了乌篷船。
  她穿着蓝色的文明新装,黑色的裙子,黑色的皮鞋,踩在船面上,一步一响。两簇辫子呀,编得齐整好看,和姜折这个人一样,周正美丽。
  船要停住,总不太稳当。姜折站在船头,不免摇晃。
  船夫喊住她,“您怎么出来了!外头雨大,站不稳的,您快进去。”
  姜折笑着,平复后,蹙眉上望。
  上面的人,很是难过吧。
  不曾想,上面的琵琶声停了下来,怀抱着琵琶的少女露了一个头出来,眼里的泪水似乎还在打着转,眼角红红的。
  黑色的长发衬出一张又瘦又小的脸。
  姜折将伞抬起了一些,能看到她一整张脸。檐头的雨水落着,在两人之间割出一条很宽的雨幕。
  “你,还好吗?”姜折看着她,面带笑意,和善问道。她倒不是什么喜欢多管闲事的人,新式的教育也使她对现在女子境遇生出同情。这份同情,恰好在此时有了出口。
  相宜原本想要对这个陌生人,说出不太好听的话。可下面船上女人,只撑着伞站在那里,便同其他人不太一样。
  具体是哪里不一样呢?
  她有些头疼,一下子想不明白。只觉得姜折这一生新式的女装特别好看,特别合身。
  姜折见她不说话,只任由泪珠子一行一行的落,看得久了,她也觉心塞起来。
  “你愿意和我说话吗?若是不愿意,我就离开,不打扰你。”
  船夫也说道:“姜小姐啊,还是赶紧回船里去吧。这看着,快要起风了。”
  姜折偏头,对船夫温和道:“不急,再等一会儿吧。”
  而后,两双眼睛相对着瞧,相宜总算愿意说话。
  相宜抱着琵琶,一手覆着琴弦,小心翼翼,“我......不是很好。”
  姜折又问:“你可知道,你所在地方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相宜答:“知道......”
  “知道啊。”姜折轻声说了一句。那便是迫于生计才会进了馆子的人。
  现在这个世道,这样的事不少。她从小生活在这里,家底子好,也知道很多事不是自己能够想象到的。但阁楼上的这个女孩儿,年纪也太小了。
  “今岁多大了?”
  雨声盖过了姜折的声音,相宜反应了片刻:“啊?”
  姜折笑笑:“你多大了?可满十六了?”
  “没有。”相宜摇头,她今年才十五岁。
  才十五岁......
  姜折脸上的笑容逐渐隐去,她的伞放下了一些,遮住了面容。相宜一下便瞧不见她的脸了。
  这段时间里,姜折在想什么,大抵唯有她自己知道。
  相宜也在猜测。
  抱着琵琶的手逐渐紧张起来,她甚至是在颤抖,长睫上挂着泪也挂着水雾。她不知道下面这个人为什么要问这些问题,不知她的目的。却生出奇怪的想法,她好像想要抓住了什么,如此挣扎起来。
  “姐姐!”相宜忽然出声。
  姜折抬眸,遮住视线的伞从两个人眼前挪开,“嗯?”
  相宜紧着道:“你愿意...听我弹一曲琵琶吗......”
  姜折默了默,笑出声:“站在这苏州河上听吗?”
  第2章 (二)
  姜折的小舟还是离去了。相宜亲眼看着小舟离去,失魂一样瘫坐下来,抱着琵琶摸了又摸,像是安慰。
  大约四五日之后,相宜才知道,那一天姜折上过自己的阁楼。
  小舟是绕了一个方向,向馆子的正门去了。
  相宜知道这事儿的时候,是下面伺候姑娘的王婆子端了不少物件儿上来,说是给她的。她不知道这些送过来的东西是做什么用,怯生生的开口问了。
  王婆子从上到下的打量她,堆了满脸的笑,说她是个有福气的孩子。
  也不过十六岁不到的年纪,唤一句孩子不为过。可,什么叫做有福气呢?
  “啊哟,你还不知道呢~”王婆子将东西搁下,挪了个凳子过来,坐着说道:“大雨那日,你还记得吧!就那日呀,有位姑娘进到咱们的馆子了!就说来寻一个弹五弦琵琶的小姑娘......”
  相宜只这么听着,就晓得是她了。
  王婆子口中的姜折像极了一个纨绔子弟,在问过了自己的近况之后,姜折就命人回到姜府取了五十块银元。
  姜折用这五十块银元,买下了相宜之后的两年。
  所以,王婆子才会说,相宜是个好福气的孩子。馆子里的调教还都什么也没受过,就有人给她用钱挡了下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