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怨偶天成[娱乐圈]》作者:雪上川【完结】
  简介:
  顾晏津和邵庭阳谈恋爱时,一个是小有名气的导演,一个还是挣生活费的大学生。
  一转眼结婚五年,顾晏津横扫国内金奖,邵庭阳也成了五千万粉丝的知名演员。
  “离婚吧。”邵庭阳说,“我们性格不合。”
  顾晏津嗤之以鼻。
  放什么狗屁,结婚五年才发现性格不合?之前几年都干什么去了?
  于是一个非要离、一个死活不离,两个人闹了大半年,看对方都是眼睛不是眼睛的,都觉得这日子过得实在厌烦。
  行吧,离就离,马上去民政局扯证。
  离婚证一扯,这下好,两个人都老实了。
  ·
  离婚几个月,谁都没想到在综艺上再见。
  邵庭阳客客气气打招呼,顾导好顾导好;顾导也假笑,小邵啊,好久不见。
  两人都假装不熟,实际上火花飞溅。
  到后面所有人都看出来了,但看出来也没用,只能闭着眼睛看他们装体面。
  ……不是,这两人是不是有什么仇什么怨啊?我说你们能不能出去打一架??
  然而谁都没想到,播出后,他俩的cp莫名其妙地火了。
  “狭隘了,避嫌避到自己破大防的cp还是第一次见,好嗑。”
  “好搞笑,真给我看见做恨组了,他俩特有那种因爱生恨的阴湿味,谁懂。”
  “你俩但凡互亲一口,对方的嘴都不会有这么硬。”
  顾晏津:……?都离婚了你们还嗑什么啊?有什么好嗑的?
  邵庭阳:我倒是觉得也不是不行。
  内容标签:欢喜冤家 娱乐圈 综艺
  主角视角:顾晏津 邵庭阳
  一句话简介:只是爱你爱得很痛苦。
  立意:真心换真心,沟通是最好的表达爱的方式。
  第1章
  五月下旬,热闹了大半个月的国际电影节逐渐接近尾声,夺目的红毯过去后戛纳的热度好像也随之流逝。但此时此刻,作为重头戏的电影评审环节才正式开始。
  要说本次主竞赛单元评选名单里国内业界最为看好的,就是由顾晏津执导的悬疑片《海潮》。
  在国内导演青黄不接、更新断代的困境下,顾晏津绝对是这片浩瀚星空下颗让人难以忽视的金星。
  七年前,一部小成本电影《冬旅》因为宣发紧缺不被看好,被放在冷门时间段定档上映,然而谁都没想到上映即爆红,以25亿的高票房吸干大盘,创下了至今为止的国产文艺片的最高记录,稳坐年亚,记录至今未能打破。
  那一年,顾晏津和他的创作团队横扫整个欧亚市场,《冬旅》获奖无数,他也因此斩获了柏林银熊奖的最佳导演,成功让所有人都记住了这个名字。
  在此之前,顾晏津还是众多新生代导演中的缩影,虽然手握几部口碑佳作,但也要为投资拉商奔走,等待资本选用。但他是幸运的,时间没能掩去他的才华,《冬旅》之后顾晏津这三个字再无异议,俨然成为了接棒五六代导演里的中流砥柱。
  今年他才三十二岁,前途明亮无限。
  主竞赛单元的颁奖典礼定在最后一天,但顾晏津已经提前收到了内部评选的结果,便不再逗留,留下助理和他的团队处理剩下的事务,自己买了最早一班的飞机飞回国内。
  落地时已经是下午四点。
  室内外温差大,几乎一下飞机就感受到了烘热的氛围。太阳还没完全落下去,但也不见多少日光,远处的天际线压着一片浓重的积雨云。初夏未至,a市闷热了许久,好像只等这一场凉雨冷风的降临。
  顾晏津从廊桥出来,头顶戴着一顶鸭舌帽,短袖外面套着一件款式简单的冲锋衣,虽然不够时尚美观,但已经足以应对飞机上的冷气和地表突降的温度。
  他样貌并不差,甚至可以说精致得不像是导演,放在普通人里也是鹤立鸡群的程度。但a市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繁华都市,大街上闭着眼随手抓一把都能抓到一堆模特和博主,更不要说机场这种地方时常有明星出没,大家都已经见怪不怪,路过的旅客扫一眼,也就收回了目光。
  铃声响起时,顾晏津正在取行李。
  “刚落地?”电话那头传来唐遥温和的声音,“一起吃顿饭吗?梁映订了望山楼说要给你接风洗尘,世杰他们也在,来的话我去接你。”
  “别了,太麻烦。”顾晏津一听就拒绝了,“你们好好玩,我还有事就不去了。”
  他的回答唐遥早有预料,顾晏津看着强势精明、片场上说一不二,但其实性格安静内敛,喜欢独处。别说饭局了,好友之间的聚会都常推拒。
  他要是一口答应了,唐遥才会觉得奇怪。
  只是这次顾晏津不见人的时间实在是太久,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是因为那件事。
  听他的助理说,去法国的前一个月,他把自己关在剪辑室里不出去,除了睡觉就工作,几乎没有放松休息的时刻。如果不是电影节逼迫着他往外走了一步,他现在的状态……
  “行。”唐遥收起思绪,笑道,“我就说你刚回来怎么着要好好休息几天,梁映非让你来——”
  他的话没说完,忽然一阵嘈杂的声音插了进来,人声渐渐模糊。顾晏津刚按紧耳机,就听见梁映笑着骂了句去你大爷的。
  “老顾,躲着不见人算怎么个回事?”梁映接过手机,语调熟稔,“怎么,怕我们笑你啊?”
  唐遥、梁映、他还有另外两个朋友都认识很多年了,当年在学校的时候就一起熬大夜剪片子、互相客串做演员,是患难与共的好舍友、铁哥们。毕业这么多年,很多同校的人早就不来往了,但他们几个的联系就没有断过,还是很深厚。
  和他们聊天时,顾晏津的语气明显放松许多。
  “是啊。为了电影宣传搞了这么大的动静,热搜铺得人尽皆知的,结果啥都没捞到,没脸见人了。”顾晏津点他,“没看我颁奖典礼都不参加就飞回来了吗么?懂点事,哥们。”
  梁映直接无视了他最后一句话。
  “嗐,这有啥?电影好坏哪有标准,全看评审审美。想当年咱顾导也是做过主竞赛评委的,不需要这小小奖项傍身。”他点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更何况是我们这行,风口说变就变、太寻常了。”
  “晏津,别往心里去,反而伤了自己。”
  梁映这话半真半假,是借着玩笑做开导,也是在点两件事,顾晏津怎么会听不出来?他们几个平日里都很忙,干这行的天南地北到处跑,可这次的聚会人竟然差不多都到齐了,恐怕也是想安慰他。
  “我知道。”他心里暖了暖,但仍旧没有接对方的话题,只道,“我这两天确实有事,忙……我总觉得《海潮》还是差了点感觉。”
  顾晏津的剪辑团队和他合作很多年了,彼此之间很默契,但或许就是太默契了,有时候总觉得差了些什么。这话他一直闷在心里,但既然开了个头,顾晏津也没有再瞒下去。
  “我想趁着定档前想再剪一版,我自己剪。”
  一提到正事,梁映就收起了吊儿郎当的语气。
  “你就是太完美主义了。”他说,“我早说过,拍完剪完就不要再回头看,你越看只会越不满意,到最后折腾演员、折腾底下的人、也折腾自己。《海潮》我看了,唐遥也看了,我们都觉得很好,只是可能差了点运气。”
  顾晏津摇了摇头。
  《海潮》是不是差了点运气,恐怕只有他最清楚。从开机以来剧组的拍摄就很不顺利,但谁都没想到,最大的阻力竟然是来源于总导演顾晏津。
  是曾经拿过银熊奖最佳导演的顾晏津。
  顾晏津从业不算短、但也不算长,今年是第十一年,大陆和港台有份量的奖项几乎都被他收入囊中,除了国际奖项还有空缺外,他的履历可以说光鲜亮丽、无懈可击。
  但就和任何一个有过佳作名作的导演一样,顾晏津也陷入了无法超越、甚至逐渐下滑的瓶颈期。
  《海潮》的灯光、化妆、摄影、音效这些团队都跟他合作很久了,主角是老牌演员,制片和投资方对他也很信任,像这样靠谱的制作班底已经很少了,但也是因为太好、太熟悉,才让顾晏津无比的厌倦,他厌烦熟悉的题材形式、熟悉的故事内涵、熟悉的镜头表达,并且渴望在一次狂风暴雨式的冲击中寻求突破,寻求灵感女神的降临。
  于是从制片到演员再到剪辑后期每个部门都被他折磨个透,所有人都在等他抓到所谓的‘感觉’。最后拖到实在没办法了,演员没有档期、设备也烧预算,只能草草收工。
  《海潮》从一开始就是失败的,失败在它太过中规中矩、像个精致漂亮的花瓶,美丽却没有生命力。顾晏津很清楚这点,但他仍旧想挣扎一下,想看看能不能挣扎出这篇汹涌厚重的海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