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王大妈没好意思再纠缠,对这个女的也没啥意见。就是那个已经在柜台上帮别人填单子,却还耳朵竖得高高的小子,实在让人讨厌。
  “你们这新来的实在是不像样,把送到的时间说清楚,不就早弄明白了?还让我跟你在这掰扯半天,净浪费功夫!”
  甩下这么一句话,王大妈领着郭大嫂昂首挺胸出门去了。
  每到这个时候,吴卫东就恨自己不是售货员或者国营饭店服务员,没那么硬气,不能跟这种不讲理的较量较量。
  虽然,大概率他也打不赢谁。
  魏同心等前一个寄信的人走了,才到柜台前,给吴卫东递了把喜糖。
  “吴二哥,我结婚了,给你送点喜糖,也等你好消息啊。”
  吴卫东没回过神,“你这么快?咱们周一才,”他注意到还没回办公室的邮局大姐,小声说,“周一才相亲,你今天就结完婚了?”
  他往魏同心身后看了看,没见到人,“你对象没一起来?”
  刚结婚,都不跟着一起出门的吗?
  魏同心摇头,“没,他工作呢。我今天就是来给你送喜糖的,顺便去供销社看看有没有鸡蛋。”
  吴卫东接过这一把糖,不仅有水果糖,还有几颗大白兔,是魏同心特意放的。毕竟以后还要打交道,可以付出点成本。
  “你对象是干嘛的?也是机械厂的吗?”
  “对,他就是我邻居,我也算是嫁到家门口了。”
  魏同心笑着说,“这来都来了,想问问你,有没有什么一套都在的邮票。”
  吴卫东摇头,“你要说那种一套好几张的没有,但有几个我很喜欢。”
  他取出来一些邮票,指着其中一张说,“尤其是这张,我特别敬佩这张邮票上面的金同志。”
  魏同心定睛一看,只见邮票上是一位男青年在波涛之中的场景,左边竖着写了“革命青年的榜样”的字样[1]。
  第31章 黑市引路人这个邮票上的青年……
  这个邮票上的青年,魏同心之前不认识,但原主的记忆里知道。
  一个高中毕业生,一个下乡知青,一个仅下乡插队80天,就为保护集体财产而牺牲的人。
  时代的痕迹就这样铺陈在魏同心眼前,对于这样的事,她一向泪点很低。
  与这些事情比起来,同事间的推锅,伺候领导的憋屈,工作业绩的压力,好像都变得没有意义。年轻鲜活的生命,匮乏的环境,以及生命的逝去,永远可以直戳人心。
  很巧的是,这张邮票的面值,就是8分,跟这位青年插队的时间对上了。
  魏同心低了一下头,“请给我三张金同志的邮票吧。”其他的邮票也挑了一些,一起结算。
  吴卫东还在说话,“你那个邻居真是不讲道理,也不问个清楚,就直接责怪我们,真是的。”
  魏同心看了他一眼,忍不住为王大妈说一句话,“王大妈的儿子,跟这位金同志一样,也在黑省下乡。而且他去得早,已经快三年没回过家了。”
  吴卫东哑然。
  魏同心又给吴卫东递台阶,“所以王大妈今天才那么着急呢,平时她可稳了,都是一片对孩子的牵挂。吴二哥,你别往心里去啊。”
  吴卫东摇摇头,“没,就是今天晚上我还有个相亲,刚才差点被她把这一身衣服扯坏。”
  确实,吴卫东今天穿的这一身跟之前相亲那身如出一辙,魏同心还以为他就是家里条件好,没想到是又有一场。
  “难怪呢,我说你今天看着这么精神,果然是有喜事。”
  吴卫东被她夸得一喜,真觉得这个妹子认得值。不仅认识没两天就特意来给他带喜糖,还这么会说话。
  这人一高兴,就忍不住多说两句话。
  “哎,你不是说要鸡蛋吗?你别去供销社了,这会儿指定是没有。我跟一个邮递员熟悉,托他帮你抓一只母鸡回来。到时候你弄个笼子,在院里就可以养了。”
  能生蛋的母鸡?
  魏同心自己不会垒鸡窝,也不会编笼子,但院里总有人会,不行还有其他邻居。
  要是养得好,保证一天能有一个蛋,那就省了不少事。
  在肉类受到限制的时候,能有鸡蛋,也已经不错了。
  魏同心大喜,把吴卫东好一番夸,还非让他先收下老母鸡的钱,这才心满意足离开邮局。
  来到这个年代,解决了最迫在眉睫的下乡问题,魏同心其实很有些迷茫。
  按理来说,她其实已经过上了一直向往的躺平生活。但既没有手机,跟名义上的家人也都不熟,甚至还有仇,实在是没什么乐趣。
  要说快乐的时候,一个是刚刚关于老母鸡的信息,再就是把消息透露给张四凤,得知她顺利考上工作的时候。
  其他时候,就算是吃瓜,也只觉得有意思,并不觉得开心。
  现代社会有太多可以看、可以玩的东西,唯独实在没有精神支柱。导致魏同心这几天无所事事,格外空洞,才跟乔红霞玩到一起去。
  距离开放还有七八年。开放之后的治安和基建水平,还有很长时间的发展,才能变成她熟悉的样子。
  开放之后搞钱的路子也差不多打算好了,股票认购券,简单小物件的倒买倒卖,再就是趁不限购去北京上海买房等拆迁。其他的她不想再做了,累,有风险,还要应酬。现在这些事情简直是想起来都恶心。
  魏同心现在活似上班呕吐症患者,给自己构思的几个路子都是只需要操作一回,后面就无脑收钱的类型。
  但都市空心人的通病还笼罩着她,正因为没有了生存压力,这种枯燥乏味和恶心,才格外明显。打工的时间长了,自己都变成了老板的生产资料,一旦脱离那个环境,又没有丰富的娱乐来填充时间,就找不到自己了。
  接下来要做什么呢?
  魏同心垂头缓缓走在路上,懒得去供销社,漫无目的地瞎晃悠。却瞥见旁边巷子里,划过一块熟悉的衣角。?
  是魏爱军。
  每天都不在家,在外面干什么呢?
  魏同心好奇心乍起,一发不可收拾。跟着魏爱军七拐八拐,来到一处偏僻的小巷。
  巷子里人不少,东西也不少,但声音很小,人们低声说话的声音混杂成一片嗡鸣。
  魏同心一下子兴奋起来:黑市!传说中的黑市!
  魏爱军这小子行啊!没看出来他竟然还有这种门路,在家里不吭不哈的,时不时还帮魏文红出头打架,没想到在外边混得这么开。
  原主这么多年跟他一起上学,也没发现他有什么过人之处。
  不过,上学的时候他也四处乱逛来着,跟普通的皮小子一样。
  感谢今天还有点凉意,出门穿了两件。
  魏同心把旧外衫脱下,罩住头和脸,把袖子在下巴处打了一个扎实的结,这才拎着篮子往里走。
  门口有个半大孩子拦路,冲过路人伸手。
  魏同心前面一个大娘背了一个大筐,沉得她只能弯腰走。路过小孩的时候,给她递过去一角钱。
  魏同心有样学样递了一毛,没想到小孩诧异地看着她。
  “买东西五分。”
  魏同心赶紧收回来换了个五分的,生怕人家不让她进。
  好刺激,黑市耶,没来过。
  以前看的小说里描述成什么样的都有,有一些还会涉及到比较大的案件,导致她对这个年代的黑市,实在没有什么具体的概念。
  没想到小孩还是没让开,反而一脸警惕,看那架势,感觉下一刻就要喊人了。
  之前已经跑不见的魏爱军这时候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对小孩说,“别慌,这是我姐。”
  小孩这才放松下来,示意他俩进去。
  魏爱军把魏同心拉到一边,“你怎么会往这边来?”
  “你怎么知道这里?”
  两人几乎同时发问。
  “家里没鸡蛋了,我出门看看。”魏同心一点没跟魏爱军见外,“你好像对这里很熟,能带我换到鸡蛋吗?”
  魏爱军无语。
  还真是不客气哈,就算是亲姐弟,难道不该先盘问他是怎么知道黑市的吗?
  魏同心从他表情里就能读出来,“你不主动说,我就不问,只要能帮我换到东西就行。”
  “别人问我也不带说的,我都说路上碰到一个大爷大妈给我换的,你放心。”
  魏爱军没话讲了,行吧,三姐虽然性格没以前软了,但还是这副无趣的样子。“你这衣服摘了吧,这里不是熟面孔很少让进的。”
  魏同心进来之后看到果然没什么人遮脸,这才把衣服脱下来塞篮子里。
  最终到一个头发掉得差不多的大爷面前换到了20个鸡蛋,还到一个大娘那里换了些细粮。
  细粮价格着实不便宜,虽然不要票,但大米一斤要八毛,两斤大米比鸡蛋都贵了。
  魏同心咬咬牙,还是买了五斤米,没带袋子,只好把旧外衫系紧,用衣服充当米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