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魏同心蹑手蹑脚走到墙角,竖起耳朵听。
  ——
  杨大妈倒是没有对张四凤消失一整天有什么怀疑的。毕竟张家只有一个女儿,虽然大事上不怎么给她规划,小事上都放得很松,类似这种在县城里晃悠或者跟同学出去玩,都是不怎么管的。毕竟张四凤早上也跟她顺嘴提了要去公园散心。
  就从张四凤比魏同心多得多的小金库,一个有一块三毛多,一个不到一块,就可以看出不同。
  不过今天,四凤还是很忐忑,搬家和工作毕竟都是大事,昨天家里又刚刚因为这个闹过矛盾,还不知道爸妈回事什么反应。
  尤其是她最怕的倒不是家里不让她住宿舍,而是怕杨大妈要收她工资。
  在回家的路上,她刚刚编好一个理由,就不知道到底能不能取信家里人了。
  造纸厂离得远,等张四凤到家的时候,其他人已经都回来了,就等她回来开饭。
  张四凤默不作声吃完饭,趁杨大妈洗碗,张大爷打算出门寻摸寻摸借房子的时候,跟上她爹。
  “爸,那个,有个事情,我得跟你说说,你帮我拿个主意行吗?”
  张大爷没当回事,这个姑娘算是养得娇的,还以为就是想要点钱买东西,“你说说看呢。”
  “那个,我同学有个工作机会,她身体不好,让我去了,但是头两年的工资都得给她。你看,这个我能不能去啊?”
  张大爷以为自己耳朵出毛病了。
  “你说啥?你没做梦吧?”
  张四凤想到今天在造纸厂打听的八卦,把别人的信息套过来用。靠近张大爷,悄悄说,“我那个同学,她身体不好,还有后妈和继妹。”
  “她亲妈给她留了个工作,她爸非要给继妹,她给谁都不想让人家占便宜,也信不过别人,就找到我,让我去给她上班。”
  “岗位好像不是什么好岗位,比较累,但确实是一份正式工。她在她亲妈厂里有熟人,我去了还不算直接有工作,得干满两年,工资都给她,才能转正。”
  张大爷小小声感叹,“我嘞个乖乖,我闺女这运气,谁赶得上。”
  他忍不住问,“是你哪个同学?我认识吗?”
  张四凤当然不能说出来,毕竟这人虽然存在,但其中的关系都是她乱编的。
  “我小学同学,也是最近巧合遇到的。她妈是造纸厂的。我这同学跟我说,虽然工资要给她,但其他福利都能给我。”
  “像过年过节发的东西,还有单身宿舍呢!”
  张四凤换了个贴心小棉袄的语气。
  “爸,其实我去造纸厂看过之后就后悔了,那个车间里实在是太脏了。尤其是打浆池,都是废料,又是灰又是味儿,我都受不了。”
  “但我想着,大哥跟大嫂这么下去不行,咱们要借别人的房子也不方便,万一人家反悔,我们都没处说理。”
  “就为了那个单身宿舍我都得去,不为别的,就为我几个哥哥,得有个地方娶媳妇。到时候我住的那个小隔间住一个,隔壁房间刚刚也是隔成两半,一边一个,三个哥哥就都能结婚了。”
  “至于我,有宿舍,再过两年嫁人了,也不用占着屋子。”
  这番话说得张大爷热泪盈眶。
  是谁能有这么省心、运气好、还贴心的闺女?
  就是他张大海啊!
  张大爷忍不住紧紧握住女儿的手,“四凤,你放心,就算不给建华和建设彩礼,我都要给你置办最丰厚的嫁妆!”
  “你头两年工作没工资可不行,我们都不认识造纸厂的人,你得跟人家打好关系。你放心,我从你大哥和二哥每个月交的伙食费里给你十块钱,就当是他们借用你屋子的钱!”
  第33章 女儿们的委屈四凤,你出师了……
  四凤,你出师了呀四凤!
  昨天才胆战心惊把入职文件放到魏同心这里保存,还在张家打架的时候魂游天外心神不定。这上班第一天,整个人都脱胎换骨,能反向洗脑张大爷了。
  魏同心深感欣慰,有一种看到女儿长大了的感觉。
  啊呸呸,明明是同龄人,就比她小两岁而已。
  那边张大爷的激动情绪还没抒发完,张四凤剧烈跳动的心已经逐渐恢复平静,甚至因头一次编瞎话而紧张的小腿,都不再颤抖了。
  冷静下来之后,委屈的心情反而一下子汹涌上来,眼泪也随之落下。
  太久了。从十二岁那年,偷听到父母谈话,决定掏空家底给张建国弄份工作和娶媳妇的时候,就一直委屈。
  张大爷那时候的原话是,“建国的大事解决完,建华就让他晚几年再工作,咱们攒攒钱。正好他身子不好,年纪小就工作也不好。你的工作嘛,可以给老三。四凤咱们疼了这么多年,到时候找个好人家嫁了,也算对得起她。”
  凭什么三个哥哥都给安排好了工作,到她这里,就是嫁出去就行?
  十二岁的张四凤不懂,三四年过去,她终于懂了。
  莫名其妙的眼泪来得很及时,让张大爷更加认为四凤是受了大委屈。
  孩子没说清楚,但造纸厂某些岗位有多苦,他是听说过。尤其是打浆和制料。县里这个造纸厂可不会做什么精美的纸,原料自然也不能说多么干净、轻省。
  也因此,但凡给孩子们活动过工作的家长都,机械厂的正式工四百起步,造纸厂二百多就能拿下。
  棉纺厂也累,但棉纺厂好歹都是干净的棉花,不像造纸厂,有些车间又脏又危险。
  要是能
  借着正式工的身份,给四凤相个好亲,找个好人家嫁了,把彩礼都给四凤带过去。这个工作呢,就留给老三,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女孩子,还是不要吃太多苦了,他都心疼。
  张四凤浑然不知,按照编的瞎话自己还没有两年才转正,张大爷就开始安排她这份工作的去向。
  “凤啊,别哭,你搬东西的时候说一声,我让你三哥送你去。”
  张大爷取消准备去找房子的打算,跟女儿一起转道回家,单独拉上杨大妈好一顿叨咕。
  魏同心则跟还在平复心情的张四凤碰了个面对面。
  ——
  “让你看笑话了。”张四凤低头抹眼泪,闷闷地说。
  魏同心拍拍她的肩。“咱们半斤八两,谁都别笑话谁。”
  要说张四凤委屈,原主又何尝不是呢?
  张家好歹是只有这一个女儿,虽然大事上没她的份,平时吃饭、零嘴、甚至住的房子,都不算是家里最差的。
  张四凤一个人住的那一小间,其实跟张建华和张建设两人住的地方一般大。
  原主之前五个兄弟姐妹住的那一大间屋子,虽然比张家的房子大,实际上也大不了多少。
  原主跟魏渡江两人住上下铺,才能把魏文红再塞进去住。幸好这年头大家的物件都不多,不然还真没地方放。
  魏家人食量都大,困难时期,就算刘淑英和谭桂香把家里一大半的工资都拿去换粮食,实际上也还是不够吃。不是不想再多弄点,实在是市面上根本没那么多粮。
  而且除了粮食,油吃不吃,菜吃不吃?
  那会儿魏渡江和魏爱国正是长个子的时候,原主和魏爱军又刚上小学,每个孩子的肚皮都像无底的黑洞,怎么填都填不满,填得谭桂香想哭。
  后面情况好转了,刘淑英会因为亲自带过魏渡江而给她开小灶,魏成河贴补魏爱国,谭桂香贴补魏爱军。
  只有因为长期饥饿和不被偏爱,已经开始封闭自己的她,自己默默在做饭的时候偷吃一些,这才勉强保住了这副还算健康的身体。
  为什么魏家孩子虽然都念书,但一个的成绩不如一个?
  魏同心翻看原主记忆,知道她刚上学的时候其实很聪明,举一反三,学得很快。
  后面营养越来越不足,脑子转不动不说,性格也越来越内向,神情也越来越低落。
  一个孩子自己趁做饭的时候偷吃,又能吃多少?都长到身上了,又有多少能供给脑子?
  魏同心刚过来的时候,也感觉思维很模糊,光是看完原主经历的几件大事,都非常吃力。
  也是幸好第一天就蹭到大姐夫赵安邦“见家长”的午饭,吃了肉,后面又迅速结婚拿钱买糕点,补充过了蛋白质和糖,才感觉脑子恢复了应有的状态。
  原主当年被迫下乡,也不是她不想为自己谋算,一方面是觉得父母不会绝情到留着人高马大的老四,反而让她下乡去;另一方面,也是实在有心无力,就算想自己找找人,也不知道从何下手。
  至于嫁给乔天明,原主更是没想过。她已经给两个弟妹当了十几年老妈子,不想再给两个继女当。
  下乡之后的生活虽然苦,但在原主的眼里,反而色彩更多了。
  下乡之后她自己跟知青们一起住,有矛盾,有很奇怪或者很恶心的人,但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她无法逃脱也无法反驳的身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