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当初郑海萍明明是普通农家女,却被那个流窜的土匪头子撞见,被迫参与了他们的事,甚至还在成江牺牲那天,给那伙贼人望风!
就是可惜当初她身在最外围,又逃得快,甚至都没告诉那帮土匪她的真名,这才没被发现。
可她也真是大胆,能瞒着家里人偷偷在外边救活土匪的儿子,两人结婚之后不知怎么蒙混过关,当了好几年的普通农家夫妻。
等财物位置到手,土匪的儿子对她深信不疑的时候,她才用一场“意外”杀了他。
真是报应。
刘淑英想着。
为了保护厂里集体财产,魏成江被那伙土匪杀害;同样也是为了财物,土匪头子临死不吐口的儿子,就被郑海萍一个普通人轻松灭口。
现在,郑海萍也因为她给出去的金锁、银元而露出马脚,要丢掉性命了。
这个过程中,老三还真是发现了好几个小细节,比只盯着老四的谭桂香,还有只是打了老四一顿的魏成河可靠谱多了。
刘淑英直到现在才把魏同心放到跟魏渡江相似的位置上看待。
“这是大喜事,等他们被枪毙之后,我得好好办个席,请邻居们吃上一顿!也算是告诉我的成江知道。”
“走,老三,你跟我一块儿,我好好教教你平时怎么换东西。”
这是要告诉她一些隐藏的换东西人脉啦?
魏同心大喜过望。
之前是有魏爱军在黑市的面子,她才不用跑大老远去公社大集上面换东西。自从魏爱军跟那边闹翻,魏同心可算是体会到物资匮乏的苦了。
以前不管怎么说,就算缺肉,那也是鸡蛋和菜都有。这大冬天的倒是有存的咸菜,但一只小母鸡下的蛋也不够三个人吃啊。
委屈穿委屈住,她就是委屈不了这张嘴啊!
“奶!那可太好了!朝阳和红霞正长身体,我也愁呢!”魏同心一口答应,狗腿地给刘淑英捏肩。
“朝阳上学倒是没啥事,就是红霞,现在王大妈对咱们家有意见,我得带在身边才行。”交给赵安邦是实在不敢。倒不是说不放心他这个人,而是小女孩儿和异性长辈,实在不敢冒险。
刘淑英本来没反应过来,仔细想了想才了然,“也是。你带孩子还真是精细。不像我们那时候,能有个人看着就不错了。多的是一堆孩子在外头瞎晃的。”
“那是都在自己村里嘛,都在大人眼皮底下看着,也跑不到哪里去。我倒是宁愿她们出去找小伙伴玩儿呢。可最近这一出接着一出的,真是怕得慌。”
请客的消息邻居们都欢迎,不说别的,这老刘那么惦记她家老大,肉肯定不会少。
谭桂香却很有点意见,但她不敢跟婆婆硬呛。那天晚上在曾主任家被婆婆剜的那一眼,让她到现在还胆寒。她甚至都不敢再提伤重未愈的魏爱军。后面她是想把爱军留在城里的,这要是不提前讨好家里的几位,到时候可怎么办呢?
谭桂香只好拿魏渡江说事,“妈,渡江肚子里的孩子还没三个月呢,这胎都不稳就办这么大的席,就怕冲撞了什么……”后面半句话,在刘淑英不善的目光中消音了。
“哼,什么冲撞?”刘淑英双手叉腰,“你可别忘了,渡江现在是老大的孩子,肚子里怀的也是老大的孙辈!那是只有跟他爷爷一起高兴的,怎么会冲撞?”
“还是说你看不惯我给老大庆祝,心里盘算着什么坏主意?”
小老太太爆发出惊人的愤怒,“你还是先管好你那个断了腿的儿子吧!可别再让他闹出些丢人的事,连累爱国、同心她们不说,还得连累你大伯哥家的女儿女婿!”
第123章 第123章这回别说谭桂……
这回别说谭桂香了,魏成河的脸色也很难看。
魏渡江虽说是被过继了出去,但也就是因为结婚,住处有了些不同,其他也没感觉到什么差别。
现在刘淑英直接把两家切割开来,确实是一点面子都不给他俩了。
谭桂香一脸委屈,“妈……我不是那个意思。你,你这话也太重了。”
以前不觉得,现在她在刘淑英面前,很有些直不起腰杆。
魏爱军认谁当干妈不好,非找了个跟自家有死仇的,在那之前还给人家弟弟当了两年多手下。就算刘淑英不提,谭桂香自己心里也打鼓。
魏成河这两天都没再跟她换班去照顾老四,一看就是心里有意见。不管他们兄弟俩之间有多少矛盾,那也是亲兄弟,轮不到魏爱军一个当儿子的这样搞。以后不管老四是好是坏,谭桂香也都不好再跟魏成河开口说什么了。
唉,老四只有她这个亲妈可以依靠了。
谭桂香委委屈屈跟刘淑英认个错,好不容易把这一遭混过去,心里倒是有些奇异的感觉。能有个人全部的命运都掌握在她自己手里,这种滋味,她还真是从来没体验过。
孩子们小的时候也都各有各的性格,家里也不是她一个人说了算,对她最多是讨好、顺
从,可也没有多么依赖的。
当然,也依赖不了。虽说是连着生了几个孩子,谭桂香在能上班的时候还是以工作为先,忙起来家里都是刘淑英和魏渡江两个在管,这才算是保住了自己还错过得去的工作环境。
“行了,你们该干啥干啥去,别一把年纪了,家里还要我一个老太婆帮你们操心。”刘淑英不耐烦地挥挥手,“老五你都多少天没管过了?还有爱国,都二十几了,你俩给他相看过什么好人家的闺女没?你俩别成天梦游似的不着调。”
“桂香天天盯着老四就算了,成河,你这个当爹的可是最看重爱国的,你也不操心?”
自从魏渡江和魏同心两个接连结婚,刘淑英在这个家里的底气可谓是越来越足,跟前几年默默积攒养老本钱、给家里上上下下操持的样子完全不同。
魏成河只觉得自家妈最近半年又变成了小时候那个“虎婆子”,跟前几年的慈祥讲理老太太完全不一样。
魏爱国也没想到竟然是奶奶先想起来自己的人生大事。回家之后一直格外安静的他默默抬头,不禁露出几分期待。
说起来,他本来前途正好的工作被换成了现在这样,也不是毫无怨言的。但只要魏爱军一直比他惨,他就觉得可以忍受。回家之后,当初跟他同一批进机械厂的人总要过来瞧他这个锅炉工的热闹。可魏爱国已经不是当初那个经不起事情的毛头小子(他自己认为),对这帮同龄人的奚落不以为意。
造纸厂虽然小,他这个岗位虽然不受重视,但怎么也是份正式工作,而且没有压力啊。
当初在机械厂当学徒工,师傅你得巴结着,师兄弟你得敬着、防着,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零碎关系要操心。魏爱国那会儿每天晚上散步的时候被魏成河揪着培训,脑子每天都在转。尤其他其实不算聪明,只是嘴巴比较会夸人,只能充分发挥这个优势,夸各种人不同的话都记了半本,就怕自己说重、说串。
那时候他是被家里寄予厚望的,被期待着带领魏家下一代腾飞的人。
现在可好,家里没一个孩子能按照父母的期望来,都是不省心的。可别指望着腾飞了,别半路折了就算好的。也就一个老五还未长成,还算有点机会。
魏爱国自己也完全变了个心态,年纪轻轻就打算在锅炉工这个岗位上躺一辈子。之后就是找个媳妇生个娃,让娃好好奋斗得了。
魏成河不知道自家儿子是这么个想法,不过就算知道了,也不会给多余的眼神。
养孩子这么多年,结果差点养出来两个毒虫和三个木头,魏成河真是颇受打击。
他一个很少喝酒的人最近几个月都时不时小酌一杯,就是觉得生活没奔头,给这五个小鬼头糟蹋,还不如他自己吃点喝点。只是这么多年节俭惯了,自己没买过几次酒,都是带点不值钱的凉菜,去郭大爷那里蹭他的存货。
经过刘淑英提醒,他终于被唤醒了些微的责任感,“好,给爱国找个人品好点的姑娘。”
……这话的意思是魏爱国人品不大行?
总之,魏爱国又默默缩回去了。
他现在也不想着要求女方一定要有工作。只想着赶紧结婚,能有自己一个小空间,不用跟即将回家养伤的爱军睡上下铺,没准还得伺候他。
刘淑英毫不客气地每人分配了一点工作量:魏成河负责上门邀请,谭桂香看住老四别添乱,魏渡江去借桌椅板凳餐盘碗碟,赵安邦帮忙打下手,魏同心跟她一起去买齐请客需要的东西。
请客的日子定在了十天后的周日,确保该到场的都能来。
刘淑英还特意自己跑了一趟曾主任家热情邀请,被曾主任坚定地拒绝。破案是他们应该做的,哪能上门吃喝呢?
魏同心的心情也格外好。跟着刘淑英跑了几趟,终于知道困难的那几年,奶奶到底是从哪里弄到够全家人吃个半饱的粮食。就是肉还没买回家,约定好提前一天来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