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王大妈这边,张四凤和郭诚信两个人进展相似,唯一一个没那么开窍的,恰恰是最需要高考来博一个前途的郭小宝。郭诚信一边自己学,一边勤勤恳恳给小弟补课,而王大妈也在收到消息后不久,就硬拉着郭大爷让他去厂里要书,还弄到一套多的,给已经升到县里工作的女儿寄过去。
  闺女比这两个小子都聪明、都能干,明明也是下乡去的,却能在公社弄到工作,后来还调动到县里。
  只是这么多年闺女一直咬着牙没结婚,肯定也是想着能有个别样的未来。
  王大妈一点都没因为女儿不在眼前而忽视她,在这种时候,宁愿被人家排在后头等书的人指着鼻子骂,宁愿跟郭大爷大闹,也得弄到书。
  市里、县里都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气象,仿佛充满期望的未来一下子就在眼前。乔朝阳占了身在出版社的便宜,也跟一个同事一起凑了一套书,成天在宿舍里头昏天黑地地学。
  在这一片焦灼的氛围中,乔红霞还被选中去省队短期培训。没有办法,乔天明跟厂里协商,虽然运输任务重,假请不下来,但到省城的货大都由他送。这样好歹能三个地方来回跑,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家里三个人。
  尤其乔朝阳想要报考美术相关专业,找中专学校的老师们打听之后,知道还需要给对应学校寄送报考作品。那段时间真是愁得她咬秃了指甲,一边准备文化课一边准备作品,焦急地等着回信。
  时间过得很快,在这个潮湿的冬天,院里大伙儿迈进考场。乔天明这几天就在家里给魏同心和乔朝阳做好饭送去,生怕她们吃坏了什么东西,耽误考试。
  考试题目基础的部分确实不难,可最后的大题哪怕是魏同心学了这么久,也还是觉得拿不准。她本来就不算是特别聪明的那类天才,只是有些天分的“小镇做题家”。报志愿的时候她也没有一门心思想拼一个清华北大,而是报了上海的学校,填了经济系,希望自己那些后世的见闻,能对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些帮助。
  考过试之后,考生们终于放松了下来,可又心里悬着期待,既焦灼,又躁动,根本无法平静。
  乔朝阳都特意跑回家一趟,就是觉得自己一个人在宿舍里待得心慌,想要找点事做,找点安慰。没想到一回家,就看到好多人在这大冬天的聚在院子里聊天,说话说得唾沫横飞,一点都不嫌冷。
  杨大妈的大嗓门儿隔着老远还是那么响亮,“这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啊?听说是过完年就开学,那怎么也得过年前下来吧?你说,这顺序,是从低往高了发,还是反过来?”
  郭大爷嘲笑她,“老杨,你家就你闺女和两个儿媳妇要考试,怎么没一个男的去试试啊?”
  杨大妈那个恨啊!她又不是没说过,可那几个楞头玩意就是不敢,能怎么办?还说什么他们多少年没学习了,以前成绩也不好,没必要去试。那徐贝不更糟糕么,怎么人家就敢?三个完犊子玩意儿!
  想着想着就给了张建设一巴掌,“你郭大爷说你呢!你大哥二哥就算了,都结婚有孩子了懒得拼。你呢?你这对象都没见个踪影,我跟你说,这回时间短就算了,明年那场你可必须要参加考试!”
  张建设没有言语,讪讪地答了个“哦”,又惹得杨大妈一巴掌。
  乔朝阳在门口一路面,就被大伙儿热情招呼。
  “哟,朝阳回来了?感觉考试怎么样,难不难啊?”
  “你在出版社,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参考书啊?哎这会儿也来得及,你看有什么门路,给我家也搞一本?”
  “哎哟,一看就是大闺女了,感觉有信心上大学不?”
  魏同心从人群后头挤出来,“好了好了大伙儿,我们朝阳刚回来,屁股还没坐下呐!”说完,就拉着乔朝阳进屋。
  乔朝阳拍拍胸口,小声对魏同心说,“好吓人哦,怎么感觉大爷大妈们都跟自己去考试了似的,现在什么消息都没有呢,聊得好起劲。”
  那是几家人都在比呢。尤其杨大妈,不管她怎么催张立志,张立志就是咬死了不考试,觉得自己的工作最好,其他什么都比不了。
  现在年轻一辈也就乔朝阳一个人参加考试,那可不是都盯着她?
  至于魏同心她们这一辈,那说法可就更多,情况也更复杂了。
  单一个魏家,魏渡江两口子的成绩就不被魏家父母期待,孙秀莲的成绩也不被魏爱国期待。到郭家这边,冯小琴跟王大妈之间暗暗别苗头,不过方连枝对自己的情况很有点数,多少年不碰书的人了,又没有人帮忙答题解惑,就这两个月也学不出太多东西,于是直接报了中专。
  等冯小琴知道这事儿的时候为时已晚,气得她咬牙拧了方连枝好几下,最终只能气咻咻接受这个事实。
  徐贝也是一样的情况,她一开始就只是想要一份更好的工作。当个大学生,毕业当干部确实很好,可她这么多年只动体力不动课本,还是实际一些,报个中专好了。
  除了她们俩,其他院里的人都报的是大学。
  乔朝阳贴着魏同心坐下,感觉自己乱七八糟蹦跶的小心脏,终于因为这熟悉的感觉稍有些安定。
  “心心啊,你不紧张吗?万一我没被录取上怎么办?我报志愿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换一个更差一些的学校做保底……院里就我一个需要额外寄作品的,要是我文化课过了,作品人家老师看不上怎么办?或者我作品还行,但文化课差一点怎么办……”
  乔朝阳也不知道自己乱七八糟在说些什么,只是觉得看到魏同心,就好像上初中、上小学的时候,在学校被别人欺负了,在老师办公室看到魏同心那样安
  定。
  知道这个人一定会给自己撑腰,知道这个不让她们叫“妈妈”,而是坚持让她们叫“心心”的人,十分的靠谱。
  魏同心就这样坐着听她说,直到她终于停了下来,才开口道,“不行就明年再考啊。相隔不过半年就能参加下一次高考了,没准还能跟这回的学生同一年毕业呢!”
  “什么啊,这怎么可能……”乔朝阳觉得魏同心是在故意安慰她。
  嘿,这还真不是编出来的。魏同心还真知道这个情况,就是因为有个当年的客户是明年这届的高考生。老爷子一把年纪了还在折腾着做电商,可比年轻人有活力、有闯劲儿多了。
  魏同心也并不担心自己的成绩。就算填报志愿失利,一时上不了大学也没什么,反正年轻,就考呗。就算真是学习不好上不了大学,她自己知道发家致富的方法,乔朝阳也有安身立命的工作。纸媒可一直辉煌到四十年后呢,乔朝阳就算上不了大学,一直在出版社里干也不错,直到退休都是好日子。
  不过这话当然只能放心里想想。
  “你那么在意这一回的得失,还不是因为其他人说的多了,你就也在意起来。反正你们这一辈,院里也就你一个在考试,这回有没有录取上,你都是最勇敢的,管她们说什么呢!你看那个张立志,连试试都不敢。是,他那个工作是好,但要是能考上大学,他们单位肯定也能保留他的岗位。等大学毕业后再分配回来,那前途,可跟现在完全不同。”
  “他就为了眼前的这份工作不乐意尝试,以后肯定会有想法。没准啊,他以后还不如他妈妈前途好呢。”
  李伶娟也才刚三十五呢,这年头又没有那么死板的年龄限制,三十多岁正当年啊。
  乔朝阳紧紧抱住魏同心不放手。
  其实,她回来也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原因。
  心心的志愿没有瞒着,家里都知道,报的学校都在上海。爸爸虽然没有说什么,但脸上的落寞瞒不了人。
  如果按照最好的情况,她和心心都去到了最想去的学校。那么心心在上海,她在川省,妹妹以后在省城,要是发展得更好一些,后面可能到首都。只有爸爸一个人,在这个县里,因为工作不定期到处跑。
  一家人分散到了全国各地,那这个家,还算是一个家吗?
  第166章 第166章乔天明在外头……
  乔天明在外头跑的时候心里都挂念着录取通知书的事儿,就怕这第一年恢复高考,有什么人使坏,来一个冒名顶替,那可不是好玩的。
  所幸县里和机械厂的领导都有数,省里对他们这边,有些还不能摆出来明讲的规划在进行中,目前就等着考察呢。要是因为什么关系户把规划的项目或者批复的资金搞砸了,那可真是领导摘了帽子都不够赔的。
  尤其当年县邮局就出过大岔子,这么多年一直被人家用有色眼光看待,也想着能打个翻身仗。这回是从上到下都小心谨慎,邮递员必须把录取通知书送到本人手里,家里人代收都不行。
  当初跟魏同心相过亲的吴卫东,坐了多少年邮局柜台。这回人手不够,也得四处救火。
  魏同心的录取通知书到的时候,她正在刘淑英这边带魏国庆玩。这个大侄子今年九月就可以上小学了。魏渡江报了省城的医科大学,赵安邦也报的是省城的大学,大侄子到时候可以跟着父母一起,到省城那边接受更好的教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