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对方在看见她后,并没表现出任何诧异的情绪,看来早就知道自己也会参加。
  相互点头后就错身各自离开,表现的也就比陌生人熟悉点儿。
  倒是君思雨的态度让君卿卿没想到,在自己面前没有像以前那般,一派的白莲作态。
  而且高考消息到现在为止,两个多月过去,君家竟没有一点儿她也要参加考试的风声。
  这可一点不是记忆中,自己对君思雨所了解的处事风格。
  思来想去,怕是身后有什么“高人”在指点。
  算了,有什么事儿也都等考试之后再说。
  两天的时间过去的很快,考试结束次日,学习小组里面的另外五个人,全都齐刷刷出现在自己家里。
  美其名曰,小组聚餐,庆祝考试结束。
  一起的还有其他的几位哥哥,表哥。
  万万没想到,人数远不止只有这点儿,后面韩家,贺家,白家的孙辈全都来了。
  聚会的场面貌似有点儿大啊。
  这些人来就来吧,最让君卿卿惊讶的是,他们全都带着菜和肉过来。
  好家伙,这分明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过来聚餐?
  在所有人的齐齐努力下,一顿热热闹闹的火锅,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开始到结束。
  眼看着因为高考的恢复,百姓中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在这个节骨眼儿,君卿卿选择找上贺一淼。
  考虑到是谈论正事儿,见面位置也是在贺一淼的办公室。
  直到两人坐定,后者还在疑惑,君卿卿提到能够双赢的事情是什么。
  但经过家中二哥的那件大事儿的经历,对于这个小辈儿,她无疑是喜欢的。
  更是很期待接下来的谈话内容。
  也就是几句寒暄,君卿卿便直接拿出了她带来的几本练习册。
  “贺阿姨,您可以先看看这几本书,其中的内容,都是针对现在各个年级学生所应掌握的知识,出来的习题集。
  目前市面上这类书籍基本没有,如果报社先一步占领市场,应该会很受欢迎。”
  第393章 与报社合作
  听见君卿卿的这番描述,也着实勾起了贺一淼的兴趣。
  其实在从高考恢复的消息颁布后,就已经有不少出版社,报社都在盯着从学生方面找突破口的机会。
  可因为基本都没有什么经验,便也没有哪家下决心,做第一只“小白鼠”。
  倒是最近,听说沪市那边有个出版社,好像在尝试找人整理内容,可时间毕竟满打满算,才过去两个多月,不清楚他们进度如何,应该也不是很理想。
  否则不会从传出消息后,便没有丝毫进一步的动静。
  现在看见自己面前,明晃晃摆着的十几本习题集,还不是什么手稿,而是已经排版装订成册的成品。
  确实是如最开始小丫头所说那般,抓紧时间占个市场头筹,能够是个双赢的局面。
  话虽如此,里面的内容质量,还需要进一步确认。
  没有继续耽误时间,索性拿过来,一本本开始简单的翻阅。
  因为贺一淼的儿子,也就是韩夕辞,同样是前段时间高考完,拿过来的习题集最先翻阅的,无疑选择为高中部分。
  也可能因为相对于小学与初中,高中的内容更难整理吧。
  如果这部分内容都能处理的很完美,其他也差不了。
  里面不仅包含了各个年级不同分册,还有专门为高考准备,综合性质的单独一本。
  贺一淼不得不承认,只是自己看的那些内容,就很让她赞赏。
  书中从内容到分类,从知识点的运用到发散题型,称得上一句“面面俱到”。
  后面的答案讲解更是细致入微。
  最朴实无华的总体评价就是“完美”二字。
  君卿卿从对面开始翻起书本,就注视着贺一淼的神情。
  足足四十多分钟的时间,一直那么安静的坐在位置上,没有出声打扰。
  她不清楚此刻看书之人内心的震惊。
  很难想象得出,不到二十岁的小丫头,大事件上能那般的沉稳,睿智。现在就连学识,同样的不容小觑。
  但也很好奇,那么多的出版社都在努力的方向,这个小丫头一个人,是怎么用这么短时间内做到的?
  在贺一淼放下手中书本的动作一完成,君卿卿就已经注意到。
  现在出现在她眼中的疑惑,自然也能让人轻易的捕捉。
  应该是猜到了对方想问的内容,她直接就说明了原因。
  “贺阿姨不用觉得奇怪,出这些东西,也是因为没来京市前,我在农村的时候,正好高中毕业一年的时间,在家也没什么事儿,利用空闲时间弄出来的。
  最开始,也只想弄个小学还有初中的内容。
  君家这边,几个小侄子上学年级正好在小学,另外一个是白家的白锦战,因为与我的关系不错,而他现在正在念初中。
  为的很简单,不仅能让他们对于学习的内容,更好的掌握。
  也是为了能在春节送给他们,恶趣味一下。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始终相信,国家需要人才,高考一定会恢复,而让几个小孩子能把自己学习的知识点记住,记牢,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会走少一些的弯路。”
  对于君卿卿的敏锐,贺一淼已经从最开始的震惊,感慨,平静,到现在的淡然接受。
  明显察觉到对方的动心,君卿卿也趁热打铁,适时询问:“贺阿姨,您觉得最开始提及的双赢问题,现在看到我带来的这些,是不是能更有说服力?
  如果交给您这边的报社出版,应该会盈利不少吧?”
  听见这些话,贺一淼很是惊喜的看向君卿卿。
  “这么说,侄女这是准备将这些书册的版权,卖给我们报社?”
  “不是出售版权,而是赚取分成的方式。”
  这话让对面之人愣怔一下。
  贺一淼当然清楚,报社直接买断版权和给对方分成的区别。
  哪种对小丫头更划算,不用说也都明白。
  可这件事儿,以前根本不曾出现过,还真不好说行与不行。
  实际情况如此,也就直接说明。
  “侄女,你说的想要分成的这个情况,我也没办法做主。
  还需要找社长那边进一步商讨。
  但你也放心,贺姨一定帮忙,尽量的争取最大的报酬。”
  想了想,又继续问道:“就是不清楚,在你心目中,分成这种情况,如何划分效益是能接受的?”
  话音落下,就看见君卿卿伸出五根手指。
  “百分之五。”
  得到这边有消息就会打电话告知的承诺,留下那些书册后,便提出告辞离开。
  没有等待太久,大概在三天后,君卿卿便接到了贺一淼的电话,告诉她,报社已经同意分成提议,具体签合同等细节,第二天依旧在报社,还是之前的办公室,大家当面来说。
  其实听到有提起“具体细节”,还以为是有什么附加内容。
  君卿卿已经做好不是什么很难办的条件,索性就直接答应的准备。
  可实际到了办公室,屋内依旧只有她与贺一淼二人。
  并没有弄清状况,一脸懵的问出心中疑问:“就咱们两个人?不是说还有要谈的地方?”
  “放心,没有什么附加条件,之前提到的具体细节,看了我们这边拟订的合同,你就清楚了。”
  第394章 合同敲定
  抱着狐疑的态度,君卿卿将合同从头到尾的仔细阅读了一遍。
  这下子,也发现了内容中的巨大惊喜。
  上面不仅没有增加什么自己认为的附加条件,反倒是收益分成部分,比预期的好上太多。
  不知道贺一淼是怎么进行的游说,纸上明晃晃的分成比例百分之七做不得假。
  对方也看出了在自己面前,一直都是胸有成竹表现的小姑娘,现在一副被震惊到的模样,就很想笑。
  贺一淼才不会告诉君卿卿,当初她与报社的社长,还有其他几位领导一起商谈那会儿,经过来回几次的拉锯,最后定下七个百分点后,自己的震惊,绝不会比现在她呈现出来的小。
  但这会儿该表现出来的淡定,还是要表现的。
  同时更是很有成就感的说道:“当初贺姨就说了不会让你吃亏,现在也算是说到做到。”
  听见这话,君卿卿想的则是,这哪里是不吃亏,赚大了好么。
  接下来很是爽快的在合同最后的位置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将自己的那份儿合同收进背来的包内,实际是放入了空间。
  想起了当初自己来这边印刷书册,那位提供了一定帮助的负责人,后来还因为看好这些书籍,希望有机会能出版印刷,从而在收费时,让出很大利润。
  全程不仅没有仗着自己手中的权利,强势要求得到这些书册的印刷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