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得知几人应该是误会,似是下定了决心,才开口问道:“不是房契,也不是过户时间的问题。
  老婆子瞧见你们的眼睛就知道,眼神清正,一看就是好孩子。
  我也就直说了。
  这边院子现在都已经这样,能来看房,也肯定都是有门路的。
  这种房子能毫不犹豫就接手,必然是有能耐的人,更是不差钱的主。
  一般这种人,想要什么东西,很大概率上都能有自己特殊的路子,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可能,弄些特效药?
  到时候药钱,中间跑腿的费用都不会少。”
  说完之后,还有些不安的搓了搓手。
  这些话还真的勾起了君卿卿的兴趣。
  “老奶奶,您这话怎么讲?前面那些分析只能说一部分算您猜对了。”
  看出对面这个小丫头的试探,也很痛快的给出了答案。
  “前面已经说了,花万八千的买院子就知道你们不差钱。
  还有一点,我这院子,要修起来,一时半会儿肯定不是那么容易。
  能买房还不着急住,就是家里还有住处,这房子应该是买来留着的。
  咱们京市作为国家的首都,发展一定是最快的那批。
  国家现在已经开始越来越好,没看高考都已经恢复了么。
  以后只会人口越来越多,这处院子位置也能算得上靠近市中心。
  当前价格已经比十几年前高出去不少,以后只会越来越值钱。
  如果不是没办法,我也不会选择卖掉。”
  不得不说,关于老人家,要不怎么都说岁数大,活的年头多了,面对事情更是看的长远。
  再看这三人,君卿卿只能算是被这些话惊艳到,后面张德仁和柴家宁却深思了很久。
  另一面也在感慨,老太太还真是问对了人,只要君姐有心想帮忙,特效药还真有可能弄得到手。
  后来君卿卿说了一句:“我们商量一下。”就拉着二人到了一边。
  “两位叔叔,对于对方提及的特效药,小姨那边应该是有什么门路,具体我虽然不清楚,可同样从小镇子上来京市的您二位,应该很是了解。
  一句话赚谁的钱不是赚。
  这事儿我回去和小姨说,你们和老太太沟通吧。
  买房子的价位还是照之前敲定的那些支付,至于药钱,二位想一下留个什么信物或者不会暴露不必要消息的字条,让她直接去你们那边。”
  听见这话,他们也是不由的嘶了一下。
  原来这丫头一直都知道,君姐在和黑市这边交易啊?
  想想这么说好像也不对?
  算了,平时管理自己那些事情都够耗费精力,还是不要继续烧脑。
  接下来的交涉,也算是三方都很满意。
  老太太得到一个能够拿到特效药的门路,并且四合院也以自己心里价位卖了出去。
  张德仁还有柴家宁,因为老太太之前那一番“有钱就快来买房子”的言论得到些许启发。
  当然,留下的黑市联络人,理所应当的说让她找光头,也就是范城。
  两个人还没有傻到留他们的消息。
  最后要提的便是君卿卿,很简单,又是一处四合院到手,这里即将是自己拥有的第三处院子。
  第398章 房管所办事细节
  已经是这一天,几人第三次去房管所。
  到了地方,发现办事的人不是上一次他们来的时候,办理接待那位。
  最开始那处五进院子,与南鼓巷这里分属不同片区,不存在被人总是遇见的尴尬情况。
  而接下来在这边,还有一处没有去看,不出意外,看上的话,明后天应该会三顾此处。
  索性在房契再次办理好后,君卿卿先让张德仁,柴家宁还有那位卖院子的老奶奶,一起去车上等自己一会儿,她还有些事情需要咨询。
  几人都没有打探别人事情的爱好,很痛快的答应下来,转身就出了房管所的大门。
  屋内只剩下君卿卿还有工作人员。
  上前给办事那位塞去几块大白兔,对方低头看见是什么东西,动作无比熟练的收到自己的衣兜内。
  脸上笑容也比几分钟前更是真诚几分。
  明显感觉得出来,先前只是因为那个工作证,才挂上的招牌笑容,与此刻相比相差甚大。
  清楚小姑娘应该是有事情要问,也没端着,率先出声:“小丫头是有问题还是疑惑,我知道的,能说的就给你念叨念叨。”
  有这话就妥妥的。
  “姐姐,我想问下,你们这边上班的人,是一直都是您在吗?”
  哎呀,这句姐姐可把工作人员叫的,心情舒畅,本就笑着的面上,更是眉眼弯的更深。
  毕竟这一看就和家里女儿年纪差不多的姑娘,张口喊的却是姐姐。
  哪个女人听了会不开心?
  回答起问题,也就说的更多了一些。
  “那怎么会,我们这边人是分组的。
  一组两到三个人,负责每个星期的固定一天,一共正好七组人。
  其他时候,没有轮到在外面办理事情的,全都回办公室处理其他工作。
  你也看见了,来这里过户的还真没什么人,每次轮上到前面来的这一天,都跟半放假差不多。
  只要这边确保有一个人在,就可以。
  亏了丫头你是这会儿来,我也是一个小时前,刚与同一组的另外一人换班上来。”
  其实君卿卿想说,你是刚换上来的这点,我还真清楚。
  但这些事儿也不能说啊,所以很是赞同的点点头:“是啊,这就只能说明是我和姐姐您的缘分呢。”
  想了想又问出另外一件,自己想知道的事情。
  “要是来人一起过户好几处房产,这边有什么限制吗?”
  听见这话的办事员,神色古怪的看着君卿卿:“现在这年头,能来过户一套的人都不多,更别说多套了。
  碰见这种情况,只要不是在一个人手上,分别办理了三五套的那种,也没人会特意关注。
  更何况,咱们京市这边的房管所都一样的作息制度,能让同一个人碰上,得是多不容易。”
  明白了,就是说,不碰到一个人手上,压根儿你买多少套房子也没关系呗。
  想到清大那边一连五处院子都是一家人的,也问了下这种会如何处理。
  对方回答的也很痛快。
  “这个当然是另外的说法,人家本就是同一家人,过户出去给一个人,很正常啊。
  我们这边遇到这样的人家有不少,什么父母把名下房子都改到儿子名下。
  变成孤儿的孩子,拿着父母的房契,带着现在的监护人过来,改成他们名字的。
  通常这种,不少都是一起拿来四五张,但处理后面那种情况,多数时候还是会提醒一下孩子,完全可以把这些留在自己身上。
  有些人会听,有些人执意要更名,我们也不会再多加劝阻。”
  想知道的,现在都问清楚了,再次和办事人员道谢便走出房管所,上车离开。
  先将老奶奶送回去,三人找到合适停车的位置,也下来并锁好车,准备往最后一处院子的方向步行过去。
  路上,君卿卿也说了,最后这处看完,哪怕决定拿下来,也要约第二天的时间再去房管所。
  将自己利用他们等在车上的那点儿时间,了解到的情况说了一下。
  对于年龄虽然小他们不少,却心思细腻的君卿卿,张德仁还有柴家宁纷纷觉得,是不是自身这么多年都白混了,竟然没有一个小丫头考虑的问题多。
  南鼓巷这边最后的一家,几人很快走到了院门前。
  可能前面三处房子的交易十分顺利,才让他们放松警惕。
  看见开门的一对中年夫妻,很是自然的如前几次那般交谈,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倒是君卿卿却在第一时间察觉到了不妥。
  透过这边的院子开门的空隙,看向院内的情况,可以知道,与之前那间被打砸的场景完全不一样。
  里面是真的被精心打理过的。
  不是说看不起谁,开门的夫妻可不像是能打理院子的人,没急着进去,而是利用张德仁还在与开门的夫妻交谈的空档,君卿卿用精神力看了一下院内的情况。
  设计精心,布局讲究,维护细致,从里面的生活痕迹上来看,可以确定,短时间内这边绝对有正常生活的气息。
  再回过头来说这对开门的夫妻,从气质和打扮上来判断,他们是这间四合院的主人,还真有些让人不敢确定。
  但也不排除院子是主家人租出去,现在才收回来的可能。
  第399章 违和的四合院卖家
  也是因此,这间院子从里面的人开门后,除了最开始的几句寒暄,后面君卿卿便果断退居二线,或者说是刻意这么做的。
  顺便给张德仁使了眼神儿,让他上前去与院内的夫妻二人进行交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