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我、我也没有拒绝过你呀。”
叶知雨很小声的应着。
他在她怀中,似怯生生的、含苞待放的芙蓉。
乔锦欢眼眸微眯,低头在他柔软粉嫩的唇上轻咬着。
不过许是担忧被下人看出什么来。
她的目标便逐渐转移至他衣衫之下,那似暖玉一般的白皙之处。
“骨碌碌~”
马车行驶到客栈中。
下去时,乔锦欢眉眼含笑,叶知雨满面春意的微低着头跟在身后。
他们一共在这边待了三日。
等叶知雨户籍的事一处理完,乔锦欢就带着人离开。
从州府到平阳县,一路半个多月的行程。
乔锦欢还没进平阳县,平阳县的县令便率领县里几个官差来迎。
“前些日子收到京里来旨,道是侯爷要回来,我们便连忙给备了府宅。您这边请。”
平阳县县令张玉笑吟吟的说。
这可是乡侯!
甭管人家有没有权吧,人家侯爵之位在身,管得还是她这一亩三分地。
现在回来了,她可不得来拜拜山头?
顺便试探一下,这位乡侯好不好相处?
好相处都好还说。
要是不好相处……那她这县令可就难做了。
现在看来,应该是能和平共处的。
张玉看着乔锦欢那扑面而来的、如沐春风的温和气质,心里紧绷的弦也慢慢松快下来。
她将乔锦欢带到侯府处。
门匾上书——安乡侯府。
安是皇帝赐的封号。
不得不说,乡侯府在平阳县极其出格。
在普遍独院、二进院的县城里,乡侯府以四进四出,还横跨院子带花园的布局一枝独秀。
占地面积极其广阔。
而且坐落的地方并不偏僻,四周商贸之地勉强也算繁荣。
“您见谅。”
张玉先道了个歉,“京里消息来得迟,下官只能是寻人设计一番,叫人拆了院,给您合成府重修了修。”
不是新修的。
主要是……
新修建的话,时间上确实来不及。
不过这宅子也真的不差了。
“拆了院?”
乔锦欢眉头微拧,语气很有些不悦,“你拆的百姓的院?”
听到这类似训斥的话,张玉不怨反喜。
因为乔锦欢能这么问,甭管她出于什么心思,至少她心里关心百姓。
那她这个县令就要好做得多!
“确实是拆了些百姓的房屋。不过侯爷您别担忧,百姓的亏损县衙都弥补了的,给的银两,还给了他们安置之处。”
张玉解释道。
乔锦欢嘴角微微一抽。
这难道就是古代版的第一批拆迁房?
“不错。”
乔锦欢的表情瞬间温和下来,“倒是本侯错怪你了。”
“哪里?侯爷这般心系百姓,实乃平阳县之福啊。”
张玉恭维两句。
两人将院子转了转,乔锦欢便道:“我明日要回乔家村,奉迎我父亲进县来。有两件事,需得麻烦你一二。”
“侯爷请说。”
“一是你寻人,将横跨院子改成书院。我打算收几个弟子。”
“是!”
张玉眼神瞬间一亮。
哎呀!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这位乡侯她知道,那可是今科状元,才华横溢。她若能多教出几个举子,那就是自己的政绩!
但凡年底多评两个优,她往上爬岂不是容易得多!
“二是,这位是我夫郎。”
乔锦欢抬手指了指跟在一侧的叶知雨。
闻言,张玉一惊,连忙冲叶知雨一拱手,“原是侯正君,是下官怠慢。”
叶知雨都有些惊了。
他看了眼乔锦欢。
乔锦欢眉眼含笑的模样突然便叫他有了底气,“无妨,张县令多礼。”
张玉:!
哎~
可惜了!
这乔乡侯多好的妻主人选,竟是成了亲。
“他暂且要留在府中,你且帮着照料一二。”
乔锦欢说。
“妻主?”
叶知雨有些不解。
难道乔锦欢这次回乔家村,不打算带他吗?
乔锦欢暂时没跟他解释,只是又跟县令说,让他帮着选几个伺候的人,自己约莫几日后就上来。
张玉自然是一口应下。
“妻主?您不带我回去?”
等送走张玉,叶知雨才有些小心翼翼的问。
“不是不带你回去,是我不想让你这般无名无分的跟我回去。”
“村中多愚人,喜爱搬弄口舌是非。我不愿你去听那些闲言碎语。”
乔锦欢轻握住叶知雨的手,柔声哄道:“等我接爹过来,办了礼,便带你回乔家村祭我先祖。可好?”
闻言,叶知雨眸中才缓缓浮上笑意。
“好。”
他柔声应着。
原来妻主还是为他着想。
妻主真好~
“那您早些回来。”
叶知雨又念了一句。
“当然,我可舍不得留下我家小夫郎一人在这独守空房。”
乔锦欢打趣道。
说着,她脸色又是一正,“不过说来,这宅院刚入住,事情琐碎繁杂,你可能……”
“我能!”
叶知雨坚定的点了点头,“妻主您放心回去便是,我能把府上打理好的。”
他在杏花楼多少也学了些后宅管家手段,不至于连个空荡的侯府都管不下来。
何况~
这一路上都是乔锦欢在照顾他。
他也想为家里做点什么。
再说,打理府中上下本就是为人夫郎的责任!
第549章 :桃李满天下的名师12
那头,张玉出了侯府就喜笑颜开的回家去。
她夫郎见状好奇道:“妻主今日何故如此欢喜?”
“夫郎,满星呢?”
张满星,张玉的嫡长女,今年不过才十三岁。
“满星在书房读书呢,你寻她作何?”
张夫郎问道。
“好事!我给她寻了个更好的夫子。”
“哦?她现下这位罗夫子,不已经是平阳县最好的夫子了吗?您又上哪儿寻的夫子来?”
“你可还记得前些日子我跟你说过的那位乡侯?”
“乔状元?”
“对。”
张玉笑眯了眼的直点头,“她欲将乡侯府改间书院,收几个弟子教导。满星能跟她学,就算是运好!”
闻言,张夫郎是又惊又喜,“当真?”
“我还会拿这个骗你吗?”
张玉说。
“那可真是上天保佑。咱们家满星有福啊!”
张夫郎此时已经是笑得合不拢嘴了。
那可是状元。
但凡张满星能学到乔锦欢十之七八,考中进士留京做官都绰绰有余。
“哎呀~”
张夫郎欢喜的轻拍了拍手,“明儿我就带满星去。”
“不急。”
张玉轻摇头,“乡侯明日要回乔家村。你先去乡侯府,跟侯正君打好关系。”
“也好。我明日就去。”
两口子在这边打着算盘。
翌日,张夫郎还真就上门了。
不过他来得比较晚,乔锦欢已经带人回乔家村去了。
乔锦欢这位大状元回来,还是顶着乡侯的爵位回来,喜得乔家村村长直接开了祭祖一条龙服务。
祭拜先祖。
修建祖坟。
翻新祠堂。
大摆流水席。
舞狮弄乐,搞得那叫一个热闹。
本来乔锦欢只打算在乡里待几日的。
这一耽搁,直接待了快小半月。
她从乔家村选了几个有读书天赋的人,一并带去县里,还整了一大片免税族田。
又给乔家村捐了一笔钱,在村子里修盖启蒙学堂。
但凡学有所成者,就能到她这里接受再教育。
所有学业开销她来支付。
此话一出,村子里的学风瞬间大改。
其实很多贫困人家,不是不想家里孩子去读书识字,跨越阶层。
实在是……家里没这钱啊!
这年头供养一个读书人真的太费钱了。
原主能读出来,离不了全村人的供养支持。
甚至可以说,这村里家家户户,就没有没给原主出过钱、出过力的。
所以乔锦欢必然也要回报村子。
这也就是为何古代宗族能成气候的原因。
你弱小时,族人供养。
你出息后,反馈宗族。
一人如此。
百十人如此。
宗族何愁不强大?
目送着乔锦欢带乔父离开,马车从村路上消失,乔家村里村民的眼神都是灼热的。
“多跟你族姐学学,你什么时候能考个举人回来我死都瞑目了!”